全國區域計畫說不清 民間自辦工作坊匯民意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全國區域計畫說不清 民間自辦工作坊匯民意

2014年09月18日
本報2014年9月18日台北訊,陳安蓓報導

去年10月,營建署公告了全國區域計畫,以銜接立法遙遙無期的國土計畫法草案架構。但長久以來,山坡地開發、工業污染、農地流失、都市計畫浮濫徵收等亂象不斷,國土計畫的缺乏與失序往往被指涉為關鍵原因,但國土計畫究竟是什麼?

地球公民基金會13日發起「全國區域計畫工作坊」,邀各界務實面對國土重大關鍵課題。到場民眾多達百人,亦有營建署官員、專家學者與民間團體熱烈參與討論。

台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副教授廖本全13日於全國區域計畫工作坊發表談話。地球公民基金會攝。

台灣土地利用倒退 廖本全:「簡直不當自己家」

會議首先由營建署綜合計畫組一科科長廖文弘說明何謂全國區域計畫,後由中央研究員退休研究員楊重信帶領大眾檢視全國區域計畫,找出目前計畫無法解決的國土課題。

自1997年的國土綜合開發計畫法(草案)到2004年的國土計畫法(草案),進立法院多次卻遲遲未能通過。營建署以全國區域計畫取而代之國土空間體制調整為「全國區域計畫」及「直轄市、縣(市)區域計畫」兩層級,並順勢修正區域計畫法,將實質土地規劃與開發許可正式下放地方政府。

換句話說,每個縣市都有一本區域計畫,未來,縣市政府將握有更大的權利決定地方發展想像。然而,沒有國土計畫法作為基礎,卻放大地方政府權力,「全國區域計畫」如何指導屬於實質計畫的直轄市、縣(市)區域計畫?

對此,台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副教授廖本全直言:「國土規劃是行政計畫,應以國土本質為出發點,而非以發展為基礎。」一語道破目前台灣國土規劃的弔詭之處。

但「現在是住飯店的土地利用方式,無所不用其極把它利用到淋漓盡致,不把它當作是自己的家在看待。」廖本全進一步闡明,自己從來沒有反對發展,反的是不要明天、沒有未來的發展方式,只是現今的利用方式就是如此。

「環境敏感地區」開發限制不明 國土保安出漏洞

接著民間團體代表黃斐悅、呂翊齊、王寶萱、吳勁毅、許博任從國土計劃中的「環境敏感區」和「分區變更與新訂擴大都市計畫」角度切入,談台灣目前面臨的「國土流失」和「農地保護」的嚴峻議題。

民間團體表示,「全國區域計畫」全面鬆綁現行的「限制發展地區」及「條件發展地區」之土地開發限制整併為「環境敏感地區」。然而對於環境敏感地區卻僅訂定土地使用指導原則,不明訂限制土地開發行為,恐將造成未來台灣「國土開發是常態,保育與保安是例外」的現象,出現國土保安漏洞。

第二天的會議則由地球公民基金會黃斐悅與蔡中岳以花東土地之觀光作為「環境敏感區」不當開發之案例,實際舉出現有國土治理實際情形,闡述台灣「環境敏感區」的繁雜與不當治理。

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助理教授官大偉與台大地理所博士生林嘉男,則以頗具爭議的「蘭嶼特定區計畫」闡述原住民特定區域議題。

營建署綜合計畫組一科科長廖文弘向大家說明何謂「全國區域計畫」。地球公民基金會攝。

非都市土地被「都市計畫」鯨吞 民間資訊封閉

而對於近期爭議性極高的桃園航空城都市計畫,則由民間團體代表王鐘銘、許博任、王寶萱帶領,檢視非都市土地不斷地被都市土地圈地,優良農地因不當利用而喪失,土地徵收使民眾失去家園的後果。

民間團體代表認為,都市計畫供過於求,卻仍在新訂、擴增,其背後目的恐怕不是都市發展,而是炒作土地。

現場也有民眾提出,發現無論是議事參與或資訊公開層面,目前台灣的國土規劃皆十分封閉、無民眾參與機制。民眾參與法制化的缺乏,使人民無法檢驗政府計畫的合理與正當性,也缺乏守護自身基本人權的法律立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