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農法種「良心荔枝」 海南農民來台取經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自然農法種「良心荔枝」 海南農民來台取經

2014兩岸友善環境農業交流,系列報導一

2014年10月17日
本報2014年10月17日台北訊,林姝函報導

近來食安風暴波及兩岸,讓民眾不斷質疑「還有什麼可以吃?」而這股急迫性,也促使民眾重新檢視食品來源,諸如生長環境、農法、加工過程,甚至轉為保護環境的力量。友善土地不僅是食品安全的保障,更是對自然環境的承諾。

由台灣環境資訊協會主辦,「友善環境農業專業交流團」16日成行。來自中國海南島的陳統奎表示,希望能帶家鄉農友前來承習台灣友善環境的經驗,而這也無疑是首度以「友善農業環境」為主軸的兩岸交流。

來自海南島的「良心荔枝」 在上海打響名號

陳統奎來自中國海南島,當地火山地質造就的肥沃土壤育長出大小有如李子的荔枝,色香味皆上乘,但荔枝農採用的慣行農法,長期累積下來已嚴重汙染土壤,甚至影響荔枝品質。

有憂於此,陳統奎招募志同道合的荔枝農,建立產銷串聯的品牌「火山村荔枝」,要求供應戶以涵養生態的自然農法栽種。他從自己居住的博學村發起,期許能將理念拓展到鄉域、縣域,甚至全海南。火山村荔枝沒有實體店面,售價也比市面高,卻成功在上海打響名號。

回溯2009年,時任上海南風窗雜誌社記者、現為上海社會企業「半農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創辦人陳統奎,參與了環資舉辦的「兩岸環境媒體交流」,見證桃米生態村社區營造,與之後微熱山丘的經營法則,深受啟發,開啟他返鄉從事「良心荔枝」的決心,也希望帶家鄉的荔枝農一同來台學習如何友善種植。

參訪團行程自10/15~23,參訪單位跨台北、台中、嘉義、台南、高雄與屏東,以友善環境栽種的荔枝為核心,延伸參訪荔枝加工品、創意行銷傳統農產有成的企業、以公平貿易或市集協助有機農友銷售的店家,及以農業營造生態的社區。

平凡的人成就不平凡  友善農法堅守食安

對於此次參訪目的,環資理事長陳建志表示:「消費真的可以保護環境。」當消費者以保障購買,鼓勵農友放棄噴灑農藥,不僅生態環境受益,生產者也會堅持農產品的品質;雙方建立起的信任與感情,是當今社會最缺乏的。他同時期許農友能在這次交流中,深切體會「台灣的生命力」。

主婦聯盟合作社社代陳曼麗則認為「一群平凡人能共同成就一件不平凡的事」。她以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為例,分享合作社與本土小農的連結。起因於一群媽媽擔憂食安而發起共同購買,長期穩定的合作皆採平等、共生關係,讓生產者安心遵循友善環境農法,甚至會共同對抗天災與政府徵收。

陳曼麗解釋,合作社營運好比民主社會縮影,邀請會員共同參與產品開發、選取、包裝,甚至裝潢店面;至今,地方合作社也發揮敦親睦鄰的作用,讓老人與小孩都能得到妥善的照顧與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