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的故事 | 環境資訊中心

基層的故事

2001年10月09日
作者:蔡紹斌

從鄉鎮公所商調來的女同事很吃驚的望著我,因為她很懷疑我是真的不知道,還是在裝蒜,竟然不知道政府消化預算最簡速的方法就是「舖柏油」,所以在那個當下,幾位辦工程的同事幫忙著舉例向我說明,並要我回想一下:「是不是每到年度結束前,舖柏油的工程就特別多」,而就在那一年的選舉前回外婆家時,舅舅笑著批評政府的浪費說:「就因為我們巷子裡住有三位民意代表,所以家門前那條短短兩百公尺不到的巷子,一年就舖三次柏油,五六盞路燈從巷子口直亮到巷子尾。」

學生時代在清水鄉間小路閒逛時,很驚訝的發現到在極為偏僻、幾乎就沒有人走的田園旁的泥土路上,慢慢的都舖上柏油了,後來才知道這個叫做「基層建設」,沒記錯的話,這是當時行政院孫運璿院長所提出來的施政計畫,現在回想起來,對於當年孫院長能在十大建設之後,在蔣經國院長的輝煌政績及所謂的強人政治領導之下,接任行政院長,在任的時候,因為體認到直接影響一般老百姓生活品質最大的並不在於那些所謂的「國家重大工程建設」,而是在於家門前的馬路有沒有舖柏油,門前的排水溝通不通,路燈亮不亮,就是基於這樣對百姓的體貼之心,而提出可以直接改善一般老百姓生活環境品質的建設,又因為這些建設多直接做在地方,故名「基層建設」。

然而就像陳文茜小姐說的一樣:「任何好的制度,一放到台灣的社會來就都會變了個樣」一樣,原本為了確實照顧到一般老百姓的制度與構想,現在卻變成選舉綁樁、執政者利益輸送或籠絡民心的利器,馬路明明沒壞,硬是要刨起來重舖一次,只知建排水溝,卻沒有整體的排水系統計畫,也少進行清通水溝的管理工作,造成大雨一下,水照淹;回鄉後,因為辦活動的需要,我們簡單的進行鎮內活動中心的普查工作,才發現許多活動中心根本沒有被好好的規劃就興建了,建好後更沒有所謂的經營管理計畫,所以許多的活動中心成為當地資深公民聚集打小牌的場所,有一些則改變來當鄉鎮的托兒所等其它的用途,還有的每年只用來開一次里民大會或選舉時的投開票所;但是不蓋活動中心行嗎?答案當然是不行的!因為我們的民眾會問當地的里長、代表及鄉鎮長:「別人的里都有活動中心,為什麼我們里沒有?」

因此我們鄉鎮的村里基於輸人不輸陣的心裡,無不想盡辦法向上級爭取建設活動中心,就好像我們的縣市基於地方藝文表演推廣及場地的需要,都要自行建一座「文化中心」一樣,好像有了活動中心之後,想辦活動的民眾會就近去租用活動中心,有了文化中心之後,想看文化表演的民眾會就近走向文化中心,但實際的情形是如何呢?當我們要去租用活動中心時,才發現這個中心其實很難活動,當我們想到文化中心的時候,才發現它其實是許多文化軟硬體雜彙在一起的文化邊陲地點!

這個在台灣施行了二十年的基層建設計畫,將地方上該做的建設都做得差不多了,令人惋惜的是我們總是看不到能讓這些建設發揮作用以至成功所必需的一些經營、管理及維護的計畫,我們都只在乎看得見的硬體建設,而從不去思考這些需要花費巨資興闢的建設的必要性,更不用說要如何妥善利用、維護這些得之不易的建設成果了。在環境藉由一次比一次猛烈的天災來提醒我們已經過度建設的當下,期盼我們的政府能將基層建設的階段性任務提升到「基礎建設的經營管理」,好將基層建設的這些辛勤成果都能透過有計畫的經營管理,完全將其提升生活環境品質的功能展現出來,而不要讓人民老是看到政府浪擲公帑的揮霍成果。(2001.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