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吊15樓 原民、環團心繫重建人與土地關係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高吊15樓 原民、環團心繫重建人與土地關係

2014年10月31日
本報2014年10月31日台北訊,賴品瑀、鄒敏惠報導

蔡瑞月舞蹈研究社發起「高吊反壓迫」行動,號召國內各領域的社運與原民團體在30、31日進行24小時內接力,輪番吊掛在15層樓高空中,並進行短講與演出。除了30日傍晚有土地正義議題場次外,31日凌晨5點後原民青年與環團陸續升高,也高呼要找回人與土地的關係。

原青以行動劇表示不願地名再遭剝奪

蔡瑞月舞蹈社在1994年曾面臨拆遷命運,當時3名舞者為了抗議不當徵收,而在颱風中將自己高掛在吊車上長達24小時,此決心也讓此日式宿舍群與台灣現代舞的重要基地獲得保留。

事件20週年後,為了關注目前各種議題,也宣告藝術不該脫離社會,而是為大眾發聲,因此蔡瑞月舞蹈社策劃再次重現了高吊行動藝術,並號召國內關注經濟勞工、土地房屋、主權人權、性別多元、原住民權和環境友善六大社會議題的民間團體參與。

不該消滅「不一樣」  原民尊重、與社會對話

在族人吟詠禱告中,3位原民青年於凌晨5點升空高吊,地面也演出行動劇,一位原住民青年全身遭寫著現代地名的紙條貼滿,由族人上前一一撕去,強調恢復古地名以爭取屬於自己的「光復」,扣連日前原民團體在花蓮光復鄉公所噴漆一事。

Pangcah阿美族守護聯盟那莫‧諾虎(Namo Nofu)指出,400年來外來政權陸續來台,重新為台灣命名,在過程中,土地失去了自己的名字,人們原本共享的資源也遭到掠奪。找不到自己的原住民,被迫在自己的土地上流浪。

參與高吊的布農族青年李品涵呼籲,「我們的不一樣不該被消滅。」他強調,要談族群融合之前,應該先互相認識,別以單一想像看待所有族群,「謙卑的共同生活,而非壓迫其中一方。」台灣原住民族政策協會理事陳旻園指出,政府至今仍以法治等規則強加在原民的生活大小事,就以「部落會議」的規定為例,忽略了每個族群部落取得共識的方法不盡相同,像蘭嶼達悟人必須取得全部落每一個人的同意才行,這些不同之處怎可用同一套規範來處理。

原民團體分配的時段為清晨5點~9點,從深夜到黎明再到日出。當時段在場民眾明顯較少且多為原住民,「又是自己人跟自己人說話的狀況,但我們期待的是對話。」馬卡道族青年陳以箴對此表示有些遺憾,對他而言,不但另外五大項議題同樣牽涉到原住民,但原住民的聲音卻不在其中,甚為可惜;所謂「原民議題」也並非原住民自己的事,而是與全國相關的問題。話題從山區的梅峰農場講到東海岸開發危機,又提到原基法21條的釋疑反而放寬了土地開發,土地仍是此場次原民青年最關注的部分。

環團成員升空中

環境是生活根本  環團倡調整產業結構

「美麗灣拆拆拆!」,緊接著原民場次登場,環團地球公民基金會主任蔡中岳在高吊前大聲回應,強調以美麗灣案為例,環團與原民同樣面臨土地問題,同樣倡議要找回「人與土地」的關係,因為土地與環境本來就是人生活的根本,因此他認為重建人與土地的關係要從「調整產業結構」做起,停止目前這種少數人獲利,大多數人與生態卻受害的發展模式。「要說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那就不該再霸凌人所生存的環境了。」

31日早晨,環保團體接下24小時行動藝術的最後一棒,面對依然稀少的聽眾,議題主持人,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秘書長崔愫欣樂觀表示,環保團體向來有其街頭短講的經驗與風格,無論聽眾有多少,都要為環境發聲。

綠黨召集人李根政指出,首要調整的產業就是石化業,他列舉高雄地區長年受石化業摧殘的歷史,破壞環境也傷害了民眾健康,實在得不償失。

李根政認為石化產業最該進行轉型

「白海豚媽媽」張育憬則表示,當初國光石化計畫衝擊白海豚,他從不捨美麗可愛的白海豚傷亡開始關注,而逐漸理解,不只是白海豚物種的存亡,更是富含各種生態的棲地保存戰,而這些終將影響的是人類自身健康。

日食不安! 環團推資料開放,強化公民監督

主婦聯盟秘書長賴曉芬健康危機不只有國光石化,食安危機近幾年接踵而來,主婦聯盟基金會秘書長賴曉芬甫結束與衛福部的會議,趕到現場發表短講。

她表示,台灣的食品政策仍停留在「食品衛生」的思維,長期忽視食品安全性和風險,政府的邊境管理更是形同虛設。

賴曉芬更預告,「食安危機還有得爆」,她以今日各大報頭條揭露味全公司擁有官方機密文件為例指出,台灣產、官、學互相勾結的狀況是長期弊病,並非偶發事件,食安法令修得再好恐怕也力有未逮。

政府放任業者「自主管理」,民眾是否只能被動接受?賴曉芬呼籲各個團體、公民重拾對食物和環境的連結,不要讓「吃」離我們越來越遠。她透露,主婦聯盟基金會正努力說服官方,推出食品的開放性資料(open data),讓一般民眾雖然不是專家,也能早日落實公民參與、監督的角色。

作者

賴品瑀

新店溪下游人,曾在成大中文與南藝紀錄所練功打怪撿裝備,留下《我們迷獅子》、《我是阿布》兩部紀錄片作品。現為人類觀察員,並每日鍛鍊肌肉與腦內啡,同時為環境資訊電子報專任記者,為大家搭起友誼的橋樑。

鄒敏惠

Another world is possi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