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曾有過這種經驗?獨自走在山林中,只聞鳥鳴、遠處山澗淙淙,風聲掠過樹梢的絮語,以及自己的呼吸、腳步聲。那一刻,世界很「安靜」,彷彿能照見內心。
為了喚醒人們傾聽自然的能力,一群來自科學領域的研究者、運用聲音創作的藝術家,於今年底籌組台灣聲景協會,至今已辦理兩次籌備會,預計於2015年春季成立。
協會的其中一個任務,就是推動宜蘭太平山環山步道,成為台灣首條「寂靜山徑」。協會發起人之一、自然野地錄音師范欽慧表示,此山徑中的奧陶紀苔原,平均環境分貝僅約23~24dB,可視為此山徑的「聖殿」、「心臟」;盼透過在此地的後續推廣行動,讓更多人瞭解守護自然聲景的價值,並從中找回聆聽能力,重新挖掘內心的力量。
搶救 消逝中的寂靜
為什麼要重視自然聲景?美國聲音生態學家,戈登‧漢普頓說:「如今,寂靜就像瀕臨滅絕的物種」,但寂靜並非完全無聲,而是「沒有人造物的聲音」。人造噪音無所不在,入侵生活、荒野林地甚至海洋,而我們失去維護寂靜的能力,也等同與大地失去連繫。
范欽慧認為,台灣並非缺乏寂靜的品質,而是人們缺乏聆聽能力。深受戈登感動的她,20幾年來在台灣各地錄音,發現熟悉的自然聲景迅速消失、噪音覆蓋的範圍卻愈發無遠弗屆,但這方面的研究、資訊卻非常稀少,到底還有多少聲景默默消失無人知曉?
而城市、鄉村、森林、海岸,不同的地景構築著各種生態系,也影響了在地聲景。人們除了以視覺感受環境破壞或社會變遷,聽覺上也能感受環境或時代的改變。只是目前台灣社會仍缺乏保存在地聲景的共識。
一個念頭、一股衝勁,加上醞釀多年的聲音工作,范欽慧開始撰寫「搶救寂靜」專欄,走訪西西里島、日本拜訪聲學研究者,當她再回到台灣,決定發起籌組台灣聲景協會,而「許多人、許多事就這麼串聯在一起了,好神奇。」范欽慧眼裡閃爍著熱切。
透過聲音 了解自然、社會變遷、人體感受的公眾平台
聚集了動物聲學研究者、自然野地錄音師、聲音藝術創作者等跨領域成員的台灣聲景協會,預計於明年3月正式成立。
協會籌備處秘書、台大生演所博士後研究生林子皓表示,跨領域的成員結構,就是希望能結合生物聲學、噪音聲場量測、聲音癒療、音樂藝術、文史研究、社區參與等各項專業,從不同層面瞭解聲景。
他解釋,協會是個平台,將透過保護自然聲景來推動保育生物多樣性、推動在地聲景建構保存藝術與文化的教育內涵。同時也交流錄音、分析技術,強化聲景保存與公眾應用;並透過研究噪音與環境聲場,促進民眾的聽覺保健與權利;再來是積極參與制訂環境公共政策,讓更多人理解以聲學為基礎的環境關懷理念、促進環境永續。
守護 台灣1平方英寸的寧靜
在協會的種種工作目標中,范欽慧選定宜蘭太平山為推動聲音療癒的開端,圍繞著翠峰湖而建的環山步道,有一方小天地名為「奧陶紀苔原」,此處終年環境音僅23~24dB,她引用戈登‧漢普頓的概念,欲將此處做為台灣「一平方英吋的寂靜」 (One Square Inch of Silence)所在。
聽到「療癒」,有人立刻問:「那妳怎麼找醫生?不然怎麼療癒?」對此,范欽慧解釋,不論是對外、或對內,現代人其實生活在失去寂靜的世界;在森林保育中推動的療癒價值,目標就是找回「愛的能量」,包括愛自己、愛土地。所謂的「醫生」,不是人,而是大自然。
為了保護自然聲景,還必須進行環境監測、生態調查、噪音分析,並針對寂靜與森林療癒主題,設計寂靜山徑的環境教案,做為日後推行各種行動的基礎。
范欽慧表示,目前協會正與羅東林管處討論如何推動寂靜山徑計畫,盼能在2015年舉辦一場「寂靜山徑聲景療癒工作坊」;同時也誠摯邀請有興趣學習、參與、推廣聲景的人一同加入「台灣聲景協會」,傾聽環境與社會更細微的脈動、生命力。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