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人文中小學 一座順手摘、即可食的學校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宜蘭人文中小學 一座順手摘、即可食的學校

2015年01月02日
本報2015年1月2日宜蘭訊,黃靖文報導

如果有一所學校可以讓你「走到哪,吃到哪」,你會如何想像你的校園生活呢?

宜蘭人文中小學教師小跳,開了一門名為「空間專題」的整合性課程,將校園空間視為課程設計的一部分。一般學校在設計食農教育課程時,多半以讓學生看見成果為目的,強調的是體驗種植過程以及「粒粒皆辛苦」的憫農心情;而小跳的出發點則是重建自然生態系統,用「吃」勾起學生的興趣,課程中融入永續農業、有機耕種、自然演替、生態平衡、生物多樣性等等許多生硬的概念,讓這一切成為學生生活的一部分,無視其中辛苦的過程,甚至還覺得非常好玩。

教室外二樓陽台,爬滿了好吃的植物。圖為夏季盛產貌。(來源:小跳)
 

「好吃」讓孩子試著了解「生態循環」

五月盛產的小蕃茄。(圖片來源:小跳)2013年的秋季,他接手校內的農耕課,發現學生的學習意願低落,為了不讓所謂的「種植課」、「農耕課」只屬於在特定情境下的學習,小跳利用生活中的堆肥在教室2樓陽台建立了花園,春末夏初時天天收成的小蕃茄,吸引了第一批空間專題的學生,抱持著想要種出好吃食物的想法,專題學生們陸續利用教室旁的空地、2樓的陽台、3樓與4樓的屋頂,發展堆肥、土地復育與綠屋頂。

小跳受訪時,一旁的學生自然而然地脫口而出:「(對這堂課來說),學校的植物分成兩種,一種是可以吃的,一種是不能吃的。我們只處理能吃的,不能吃的通通叫做雜草。」如此窺知學生對於小跳以「吃」做為教學的引子接受度很高。

校內栽種植物相較於常見的食農教育課程做法,多半種植需要烹煮的蔬菜或稻米,小跳在校內種植的幾乎都是立即可食的瓜果類,對大部分的孩子來說,立即吃得到的才是真的,其次,有相當比例的孩子不喜歡吃蔬菜,幾乎對所有的孩子而言,喜歡的事情才能帶給他們最大的動力。

為了得到想吃的食物,學生要了解水循環、微生物、食物鏈、土壤地力、生態演替等等,所有與生產相關的學科,也一併在課程中教導,包含小跳曾在樸門(permaculture)課程中學到的永續概念與設計精神。他認為,這些好吃的食物,是大自然回應給萬物的,而人只是獲得一部分,人不應該只考慮到自己的需求,就像農田是從生態系中孤立出來的區域,只服務人的需要,因此他希望建立起生態系統之後,萬物都獲益,人從中獲得分紅──即是食物。

尋回生活有機質

然而,這片校地有個限制,大部分的空地是以建築廢土所填平,為了要在貧瘠的土壤上發展農耕,堆肥就成了這門課的起點與重點。他們除了向附近的碾米場要來大量又不花錢的粗糠,也到飲料店收集果皮、茶葉、咖啡渣作為有機質來源,生活裡的廚餘理所當然地成為堆肥區的材料,就連本來是垃圾的寵物課木屑砂,也都成為堆肥的一部分。

校園一景。樹的兩旁貌似差異不大,但踩踏的觸感非常明顯-左邊土壤鬆軟多了。

小跳試圖建立起課程與生活的關聯,上這門課的學生,需要自主安排時間做堆肥、噴灑酵素防治病蟲害,在空地上堆放覆蓋物,提供生物棲地與保護土壤。除了分散在校內的24株金桔之外,還有2樓陽台花園、屋頂的堆肥模組試驗。

事實上,空間專題不僅持續進行,底下還有許多子專題也同步進行,例如加工食品(因為採收的金桔太多了)、綠屋頂、早餐吧、廁所改造等七、八項子題,讓學生不只是在學校上課,也一併改變在校園生活的空間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