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要怎麼樣保護環境?」「等我努力工作賺錢之後,我要當志工來服務社會...」「環保很重要呀!你們要好好加油...」是這幾年來最常從週遭朋友口中所聽到的話語,每每也讓我覺得十分有意思。究竟這些朋友在說這些話時,心裡想的是什麼?保護環境是不是很難?一定要有錢,而且放棄原有的工作及現有的生活,才能服務社會嗎?環保如果真的很重要,為什麼不是「我們一起加油」,而是「你們好好加油」,而你們,究竟指的又是誰?
雖然,直接或間接投入環境保護及自然保育的工作,已經十餘年。從學生時代寫作業,交出生態防治法的報告,了解外來種對本土種的危害、人口問題,慢慢的拓展到垃圾問題,工業區開發與環境的衝擊,現今的垃圾及廚餘回收,能源問題,水庫興建與否...甚至國家公園修法,狩獵、賭博是否開放...等等,不斷的冒出來,佔據了清醒的時間。「明天有沒有空來開會討論?」「後天有沒有時間來參加記者會?」「有沒有空來遊行?」「有沒有空來幫忙演個行動劇?」「有沒有空...」日子,就這樣子過去了。回過頭來想想,除了在環保團體裡頭的朋友之外,其餘人對我的印像,大概就是每次跟我用餐時,從包包裡頭拿出一雙筷子出來。
帶一雙筷子,就這麼一雙筷子,究竟能做什麼?有什麼作用?
有些朋友,慢慢的有樣學樣,自己也帶起了筷子。但是,他們常會不好意思的跟我說聲對不起,說他們把筷子放在包包,放在車上,或是帶在身上,或是不小心、或是習慣性的拆開了桌上的免洗筷。也有些朋友語帶興奮,就像幼稚園小朋友一樣,開心的說著,我也自己帶了筷子喲!其實,我心裡一直感到困惑,也覺得蠻尷尬的。不過是沒有帶筷子,為什麼要跟我道歉?也不過是帶一雙筷子,為什麼要快樂的跟我報告?就這麼一雙筷子,並沒有什麼了不起,但是,卻給了許多人壓力,也給了許多人快樂。
有幾位朋友,甚至在相識多年後,談到對我的印像,就是帶自己的筷子用餐-特立獨行,很有勇氣。有時想想,也不知道該哭還是該笑。
其實,我並不常主動和朋友們聊到環境相關的事情。反倒是因這麼一雙筷子而聊起來,和他們分享我的歷程。雖然,自認為關心環境的歷史,已經十數年。但是,除了「看」與「聽」,以及「說」之外,事實上,一直到五、六年前,因為參與生態保育聯盟的工作,有機會結識主婦聯盟的媽媽們,才逐漸的改變了一些生活習慣。每次開會用餐,看到眾媽媽們從包包中拿出自己的筷子、餐具,相形之下,就覺得十分的羞愧。似乎,總覺得自己好像說一套,又做一套?除了告訴別人要關心環境之外,好像什麼都不是了...
帶一雙筷子吧!不斷的提醒自己,從家裡帶雙筷子出來。雖然帶了筷子,不好意思拿出來用;雖然帶了筷子,忘了拿出來用;好不容易有同伴,拿出來用,卻又忘了把筷子收回去,又送給了餐廳;用完的筷子,油油的怎麼辦?老天爺,經過了兩年的時間,掉了不下十數雙筷子。幸好,媽媽從沒發現筷子失蹤的原因。最後,跑去地攤買空心鋼筷,彷彿當不完的兵。用完餐後,舔舔筷子,用衛生紙擦完嘴,順便再擦擦筷子。
帶一雙筷子,真的可以省下很多資源。在外用餐的朋友,早中晚三餐少用一雙免洗筷,一年省下至少一千雙筷子。全台灣兩千多萬人口,有一半的人自己帶筷子,一年可以省下10000000000(=100億)雙筷子。每雙免洗筷都需要經過漂白,防腐的處理,減少許多竹子的種植,森林的損耗;減少許多漂白、防腐劑的使用;減少自己吃進去這許許多多的化學藥劑,對身體健康或多或少都有幫助。
帶一雙筷子,也許在你的朋友群中,讓你顯得特立獨行,甚至有點不好意思。但是從這麼一雙筷子,你會開始思考你的生活方式。不論是尋找不用免洗餐具的餐廳用餐,或是慢慢的,多了杯子,甚至多一個餐盒,或是發現身旁的人,在不知不覺之中,也帶起了自己的筷子。雖然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不過帶一雙筷子嘛。但是,做到了,也改變了,不是嗎?
帶一雙筷子,難嗎?真的很難!如果簡單的話,我也不會經過了兩年的時間才養成習慣。但是也很簡單,不過是把筷子帶在身上,不是嗎?困難與簡單之間,其實並不重要。去做,才是重要。
這麼些年下來,與這麼多朋友共同用餐,所能夠分享的,並不是什麼特別深奧的知識或道理。其實,關心環境並不是什麼偉大的工作,只是一種生活習慣,一種生活態度。但是,也很平實的告訴他們,這些生活習慣多少會帶來一些生活上的不便。不論是帶一雙筷子,或是垃圾分類、資源回收。但是,生活習慣一旦養成,似乎也就習慣了,也不過就是生活習慣罷了。
真的,從帶一雙筷子做起,你會發現,生活習慣也慢慢改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