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次制定「十四五」海洋藍圖 力挽流失海岸線 | 環境資訊中心
透視中國環境

中國首次制定「十四五」海洋藍圖 力挽流失海岸線

2021年08月19日
文:石毅(中外對話高級研究員,曾任澎湃新聞環境記者)
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在中國建設「海洋強國」的戰略中扮演著重要角色,首份該領域的「五年規劃」預計於今年發布。

大鵬灣是深圳森林覆蓋率最高、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地區,其所在的大鵬新區是深圳唯一不考核GDP的地方。圖片來源:Alamy

2017年中國召開的「十九大」(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黨中央提出要在2035年建成「美麗中國」,眼下沿著這一目標,中國提出要打造「美麗海灣」,這將成為即將出爐的「十四五」海洋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的重點主題。

這是中國首次針對提升海洋生態環境制定專案五年規劃,過去有關海洋的專項規劃僅局限在漁業和海洋經濟。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注重打造「海洋強國」。他對此做出多次批示,強調將其融入「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而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又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自去年3月就開始著手這項專項規劃的制定。為此,中央指定錦州、連雲港、上海、深圳四個城市先行開展規劃編制試點,從北到南,它們分別毗鄰渤海、黃海、東海和南海海域。

澎湃新聞去年底報導,這份規劃先後有超過1000人參與調研,調研點位達6050個,其中784位於海灣。編制工作原定於今年上半年完成。

用「美麗」衡量保護

中國的海岸帶在過去幾十年因圍填海、污染等原因遭到破壞。一項基於遙感影像的研究顯示,在過去70年中,人類活動導致中國天然海岸線比例不斷降低,到2014年已經不足33%。其導致的後果是海洋生物多樣性降低,同時也阻礙著中國公眾臨海「親水」。

即將出爐的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將在105個灣區實施生態修復工程。

「臨海不親海、親海質量低」, 規劃編制技術牽頭的單位,生態環境部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前主任關道明在回答媒體提問時如此說。為此,生態環境部海洋生態環境司前副司長霍傳林表示,以「十四五」為開端,中國將在2035年將大大小小1467個海灣都變成「美麗海灣」,這也與2035年建成「美麗中國」的目標一致。

美麗海灣的提法是一個重要途徑,以此帶動近岸海域生態環境質量的改善,也是滿足人親水的願望。」世界自然基金會北京代表處海洋政策經理朱爭光說。

生態環境部在去年推出了三個「美麗海灣」的典型——深圳大鵬灣、浙江台州灣和煙台套子灣。大鵬灣位於深圳和香港之間,是深圳森林覆蓋率最高、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地區。廣州珠灣人和生態環境研究中心(CECA)總幹事助理楚君認為,深圳在發展初期就將大鵬灣定位為城市「後花園」,經濟發展被擺在次要位置,這是大鵬灣之所以成為典型的基礎。大鵬灣所在轄區大鵬新區,是深圳唯一不考核GDP的地方。 2005年深圳率先實行生態控制線制度時,就將那裡73.5%的陸地劃入控制線,嚴格限制當地的開發建設。

不過,中國絕大多數的海灣都處在沿海經濟最為發達的區域,由此帶來的環境問題也最為突出。中國提出要探索以沿海、流域、海域協同一體的綜合治理體系,以「陸海統籌」為原則來維護海洋可持續生態環境。朱爭光認為:要保護海洋,就要進行流域海域共同治理,對近岸海域空間的開發和生態修復進行頂層設計。

生態修復或有量化指標

雖然未被列為規劃編制試點城市,但大連市和浙江省已經率先公佈了各自的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大連的為徵求意見稿。各類五年規劃都會設置一些約束性或預期性的指標,便於考核五年後目標的完成度。兩地發布的規劃都在涉海物種、天然海岸線保有率、新增海岸線修復長度、濱海濕地保護修復面積上設置了約束性和預期性指標。

斑海豹和黑面琵鷺的族群數量,被列為了大連海洋環保「十四五」的預期性指標。兩種動物都是當地的「明星物種」,都在渤海灣繁殖。青島海研會創始人兼理事長王松林說,這是首次在海洋規劃中看到具體物種數量指標,「一個指標背後是多方面的考量,這本身是個可喜的進步。」這意味著要保證牠們繁殖的島礁或濱海濕地不受人為干擾,覓食棲地的質量也要有所提升。不過王松林也提出,希望在全國性的或未來的規劃中看到更科學系統的生物多樣性指標,比如針對水下生物的指標。


黑面琵鷺是大連的「明星物種」,其種群數量被列為大連海洋環保「十四五」的預期性指標。圖片來源:Tanaka JuuyohCC BY 2.0

為提高生物多樣性,中國將在「十四五」期間繼續推進一批生態修復工程。生態環境部海洋生態環境司副司長張志鋒透露說,即將出爐的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將在105個灣區實施生態修復工程,其中涉及48個關鍵物種棲息地。

但之前一些濱海濕地生態修復工程受到了質疑。中國人與生物圈國家委員會委員周海翔走訪過遼寧盤錦「退養還灘」的現場。那裡的潮間帶是候鳥遷徙的中轉站,卻絕大部分被養殖場所佔用。他發現已經修復的濕地多靠近陸地而不是海洋,即便被修復後,四周仍被圍堰較高的養殖場環繞,海水的潮汐漲落難以恢復。「 許多海岸帶修復工程偏向於景觀修復,而不是從生態角度出發。」周海翔說。

「藍色碳匯」有望崛起

自中國去年9月提出「碳中和」目標以來,發展藍色碳匯的討論日趨增多。浙江省、深圳的大鵬新區和山東威海市都在發展「藍碳」上做出了部署。浙江在其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中提出要調查研究全省海洋碳匯生態系統的分佈、狀況和增匯潛力,在省內四市開展海洋碳匯試點。

自然資源部副部長、國家海洋局局長王宏在近期表示,除了過去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所承認的紅樹林、海草床、鹽沼三種藍碳生態系統,中國還計劃在「十四五」期間推進漁業、海洋微生物碳泵等碳匯。

海南大學南海海洋資源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副研究員趙鵬也認為,中國藍碳基礎研究和數據還很薄弱。藍碳固碳能力受植被種類、氣候帶、環境影響呈現出較大的時空異質性,目前的數據尚不足以支撐將藍碳納入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履約活動。

「藍碳固碳減緩氣候變化的價值只是其生態系統服務價值的一小部分,藍碳在適應氣候變化不利影響方面也有很大的價值,應該全面認識藍碳的價值,但也不能過分誇大。」他說。

※ 本文轉載自中外對話〈中國首次對海洋環境保護制定「五年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