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經濟】綠色經濟成趨勢 台灣在地企業如何實踐?(四) | 環境資訊中心
綠經濟

【綠經濟】綠色經濟成趨勢 台灣在地企業如何實踐?(四)

2015年03月04日
作者:財團法人梧桐環境整合基金會

興采實業:廢棄物變黃金

成立於1987年的興采實業是台灣起家的紡織業者,發展至今,仍堅持著一條龍的生產作業,從研發、原料、紡織、成衣,到銷售及品牌推廣,全程都在台灣進行。

咖啡渣與寶特瓶製成的T恤。圖片來源:梧桐基金會

將咖啡織入纖維中的想法,起源於2005年。咖啡豆中的植物纖維孔隙多,能吸附氣味分子,抑制異味,用咖啡渣當成冰箱除臭劑是很普遍的做法。當咖啡的香氣飄散台灣,咖啡渣的吸濕除臭功能也逐漸為人所知。

咖啡渣與寶特瓶製成的棉被。圖片來源:梧桐基金會興采靈機一動,何不把這吸濕、吸臭的功能直接穿在身上?經過4年研發,以S café作為品牌名稱的咖啡紗在2009年誕生,並發展成各種不同質感及功能的布料,應用在鞋墊、襯布、運動衣褲襪、袖套、鋪棉大衣、雨衣褲等。

咖啡渣的取得相當容易,每晚下班後,公司員工到便利商店收取原本要被丟棄的咖啡渣,隔日再帶回公司,進入紡紗的生產線。單靠公司人力收集的咖啡渣,是否足以供應製衣需求?原來咖啡紗中的咖啡纖維只占1%左右,總量的需求並不高,以人力收集就已足夠。

咖啡本身的纖維短、孔隙多,無法紡出製衣用的強韌紗線,但與化學纖維,包括新料或回收寶特瓶,混紡,就足以提供良好的吸附功能。只要回收3杯咖啡的咖啡渣和5個寶特瓶,就可以製成一件T恤。且每一件咖啡衣的製成,都包含了員工親身參與取得的原物料,讓咖啡衣除了咖啡香,更多了人情味。

宏力生化:許塑膠一個可分解的未來

「老闆,給我一個塑膠袋。」

塑膠的出現,帶給人們許多生活上的便利,塑膠袋就是明顯的例子。雖然使用環保袋在台灣已推行有年,但為了各種商業目的,塑膠袋仍被大量使用。價格便宜、輕巧、堅固又容易生產是塑膠製品廣被使用的原因,不過,塑膠製品取材自石化原料,難被自然分解的特性,至今仍是無法被克服的問題。

減少使用,似乎是目前最有效的對策,除此之外,替代品生物塑膠(Bioplastic),或許可以解決部分的問題。生物塑膠的定義廣泛,依產品訴求的不同,可分成兩大類:生物基塑膠(Biobased Plastic)及生物可分解塑膠(Biodegradable Plastic)。

生物基的生物可分解塑膠。圖片來源:梧桐基金會

生物基塑膠強調取材和製作過程中,減少或完全不使用石化原料,以可再生的植物性原料取代石化材料,例如取自玉米、小麥、馬鈴薯、樹薯的澱粉、纖維素等。生物基塑膠的目的在減少使用石化原料,主要應用在可長期使用的產品,因此最終能否在自然環境中被分解並非主要訴求。生物基塑膠的認證標準各國不同,以歐洲的認證系統為例,產品只要含有20%植物性生質原料,即可達到生物基質塑膠認證的最低門檻。

而生物可分解塑膠,則強調產品在特定環境下可被微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這類產品的出現是以取代一次性塑膠產品為目的,如塑膠袋、飲料杯、農用鋪膜等。「生物可分解塑膠」是強調可分解不殘留,與前面提到的「生物基塑膠」是不同的產物,但兩者的目的都是為了降低傳統石化產品對環境的傷害。

市面上是否有結合這兩種替代品特點的環保產物呢?答案是肯定的。目前在台灣各地的便利超商使用的咖啡提袋,以及思樂冰飲料杯就同時具備全植物性且可在自然環境中分解的特性。這些容器是以抽取自植物澱粉醣類的 PLA(聚乳酸)為原料,並且又可以在自然環境中被分解。

生物可分解塑膠能在自然環境中分解。圖片來源:梧桐基金會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百分之百由植物性生質原料製成的生物塑膠,也不一定可以在自然環境下被分解。這是因為在強化產品耐用度的目的之下,在加工製造的過程中,必須改變原物料的化學結構,使產品不易分解。例如,巴西 Braskem 公司所製的 Green PE(绿色聚乙烯)原料是使用甘蔗,但產品不具有可被生物分解的特性。有趣的是,有些生物塑膠的材質是從石油萃取的,雖然不是天然,但具備可生物崩解的特性。

綠色商品非完美方案

台灣目前沒有針對生物塑膠的認證系統,而是以環保標章標示生物塑膠材質。友善環境的塑膠替代品快速的推陳出新,為了跟上國際的腳步與時代所需,我們期待台灣盡速推出更清楚的辨識或認證,在此同時也建立更完整的回收系統。

不過,任何綠色商品的發明,目的都不在鼓勵人們踴躍購買使用,而是提供對環境更為友善的另類選擇,並藉以提醒大眾非綠色商品對環境的危害。目前這類產品價格要比一般傳統塑膠貴上2、3倍,在台灣的使用率也還不及傳統塑膠的1%。即便如此,我們仍希望生物塑膠能逐步取代傳統塑膠,減少人類行為對環境帶來的沉重負擔。(系列文章4/4,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