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布‧兩樣情 三重碧華布街巡禮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一面布‧兩樣情 三重碧華布街巡禮

2015年05月10日
作者:王秀雯

位於三重的碧華布街,曾在台灣產業的發展史上寫下風光的一頁!全盛時期,甚至吸引了香港、澳門、非洲等地的顧客,不遠千里來買布。如今,整條街過中午才會開始營業,晚上6點就陸續打烊。這樣的落差到底是如何形成的?社大的公民記者在11月29日選舉當天,特別來到國豐布業探討布街沒落的真相。

布街傳奇 國際貿易盛極一時

國豐老闆林國安回憶起初識促進會理事郭淑貞時,浮現碧華街惟一的雜貨店,騰出一半空間賣布的景況,不禁好笑!郭淑貞說,當時左鄰右舍多為下港人來台北打拼,因手頭拮据,雜貨店不乏賒欠情況。後來,父親看到鄰居賣布的利潤不錯,想藉此增加家中收入,從此改行從事布的生意。郭淑貞也因家中繁忙而有睡在布堆的經驗。長大後,開始幫忙家中生意,幫著幫著,就成了30年的工作。

碧華布街庫存貨

據郭淑貞說,當時永樂市場賣的是正貨,價格昂貴;而碧華布街賣的是庫存貨,所謂庫存貨是染布時的瑕疵品,或是製衣廠多餘的布料,會以半價賣給布行,低廉的成本獲得許多廠家的青睞,舉凡服飾、雨傘、玩偶、腳踏墊等,一塊布盡情地在不同物品上發揮了功能,沒有絲毫浪費,完全落實環保行動,也反映物資缺乏年代的惜物。除了客源最多的高雄三民區、台中沙鹿,甚至有遠從非洲來淘寶的買家,國際貿易型態就自然產生。

因應顧客需求,店家雖然在4、5點就必須開始工作,直至晚上8、9點才得以喘息,但荷包滿滿的現實感,也撫平了離鄉背井的辛勞!銀冠布行的陳建任補充說,布街全盛時期為貨物搬運方便,2樓增設鐵門,卸貨時直接將布匹放置2樓,裝貨時也直接從2樓往下搬,貨櫃往來運送更是常見景象。因此造成布街建築的特殊景象。

風華不再的碧華布街

風華不再的碧華布街

民國80年代,隨著染織廠和成衣廠出走大陸,間接沖淡布街的商機。現在,雖然多了載女兒去投票的閒暇,但依舊懷念70年代的黃金歲月。就像郭淑貞所說的「最開心的事就是賺錢,最害怕的只有沒貨通擱賣。」

當年不論是設計師或各類廠商,總能在布街發現自己所需要的材料,在顧客眼前展現創意,正因每次很能找到相同的布,增加許多尋寶的樂趣!2008年新北市三重碧華布街商圈促進會的成立,也寄望藉由舉辦活動能帶動布街景氣復甦。充分反映第一代經營者對全盛時期的不捨,加上不是街道上每一店家都有能力發展文創商品,基於大家鬥陣打拼的情感,更期待共同扶持的歲月再現。話題至此,林國安很熱心的帶我們到43號,拜訪促進會創會理事長陳子木的布行,延續布街第二代的故事。

※ 本文為三重社區大學公民記者培力工作坊實作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