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風能協會:老舊電網阻礙中國風電發展 | 環境資訊中心
透視中國環境

全球風能協會:老舊電網阻礙中國風電發展

2015年04月09日
作者:John McGarrity(中外對話駐倫敦記者);翻譯:王寧

※ 本文轉載自 中外對話

中國電網及電力市場的改革不力,意味著在風能無法再能源結構中大幅取代高污染的煤炭能源。

甘肅省有意成為世界最大的風力發電區。圖片來源:秀珍 徐

中國:風電裝置容量超過1億瓩

全球風能協會(GWEC)4月1日發布了一項重要的全球風能產業調查報告 。 報告稱,在中國領導人努力解決大城市霧霾危機的背景下,2015年中國的風能產量將繼續走高,但電力市場缺乏改革將成為風能取代煤炭消費的主要障礙。 目前中國的燃煤發電佔比高達65%以上,風電幾乎占到中國能源總消費的3%。 

去年,中國風電新增裝置容量2300萬瓩,裝機總容量達到1.146億瓩,比2013年提高了25%,這使得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風電裝置容量超過1億瓩的國家。 根據中國能源部門的數據 ,截至去年年底,共有近1億瓩的裝置容量實現並網。 

但就短期而言,最可能取代煤炭的能源是天然氣。 如果想用風能取代煤炭作為可靠的電力來源,中國需要對電力市場和國有電網進行徹底改革。 報告指出,「中國電力系統不夠靈活,同時缺少實質的電力交易市場。這成為提高電力體系中可再生能源佔比的主要障礙。」該報告給全球風能產業提供了重要參考。 

報告提到,2014年中國風電平均利用小時數為1893個小時(佔總運行小時數的22%),同比下降181個小時,這種狀況與去年的少風天氣有一定關係。 雖然有關方面正在積極討論,希望確保風電在用電高峰時期產生大量穩定基載電力,但近期內很難出現重大改變。 

風能首要挑戰:電網

報告認為「電網仍是中國風能產業面臨的首要挑戰」。 

去年,中國未能像外界預期的那樣推出可再生能源配額制(RPS)。按照預期,配額制將成為最強有力的政策工具,迫使電網公司對《可再生能源法》給予足夠的重視。 

《可再生能源法》賦予風能等可再生能源優先入網的優待,但國有電網和電力企業行動遲緩,未能及時升級基礎設施,從而無法充分利用新建輸電線路 ,將北部和西部各省和自治區(如甘肅、新疆和內蒙古)的風電輸送至人口密集的東部沿海地區。

《可再生能源法》還規定,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的發電量須占到總發電量的15%,政府希望到2030年時這一數字可以提升至20%。

污染少、更環保的電力系統? 

報告指出, 雖然電力市場缺乏改革,但幾條新建成的高壓輸電線路將有助於進一步減少由輸電容量不足造成的風能損失。 

全球風能協會秘書長蘇思樵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中國大型國有電力企業對風能發電的依賴正不斷增加,不少原有的火力發電廠已關閉,新建火力發電廠的運行也不如從前,這將給風能發電行業帶來機會。

「現在煤炭資產盈利困難,對國有企業來說,風能資源越來越有價值」,蘇思樵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