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植物隨筆-檳榔 (上) | 環境資訊中心
自然人文

民族植物隨筆-檳榔 (上)

2001年12月30日
編輯室彙編

檳榔園檳榔 Arecae catechu L.檳榔的屬名Arecae由馬來西亞土名拉丁化而來,其種名catechu則是馬來語的「一種從植物中提煉出來的液汁」之意,可見檳榔可以用來做為天然染料。

除了中國南部之外,印度、錫蘭、越南、馬來西亞、菲律賓等地,嚼食檳榔的風俗,至少沿續兩千多年,是平民與貴族共有的嗜好。「檳榔」見諸於文獻上,可追溯一千年前的南北朝時代。李後主的《一斛珠》:「晚妝初過,沈檀輕注些兒個,向人微露丁香顆。一曲清歌,暫引櫻桃破。羅袖裏殘殷色可,杯深被香醪涴。鏽床斜嬌無那,爛嚼紅葺,笑向檀郎唾。」詞中的「紅葺」即為檳榔。詞意描寫一位能歌善舞,能編曲也會作詩填詞的女藝人大周后。後主十八歲時和她結婚,感情甚篤,整首詞句,看起來幾乎全是寫她一張嘴。

「賓」與「郎」皆為貴客的稱呼,更為宴會時的珍品,在<上林賦>稱為「仁頻」,在<中國樹木分類學>稱為「青仔」。六朝時代,史料中曾記載劉穆金盤盛檳榔宴客的典故。宋朝以檳榔賦詩的有蘇軾《題姜秀郎幾間》〈不用長愁挂月村,檳榔生子竹生孫。〉楊萬里《小泊英州》〈人人藤葉嚼檳榔,戶戶茅檐覆土床。〉黃庭堅《幾道復覓檳榔》,〈莫笑忍飢窮縣令,煩君一斛寄檳榔。〉詩文以檳榔指物抒情或描述南方的風土民情。

煮檳榔燴炙人口《紅樓夢》第六十四回,賈璉借故進寧國府巧遇尤二姐,便無話找話說:「檳榔荷包也忘記帶了來,妹妹有檳榔,賞我一口吃。」由於檳榔產於南方,北方富貴人家的子女,以能吃到檳榔為榮。清康熙年間,陳夢雷編集《古今圖書集成》,其中之《草本典》第285則為<檳榔彙考>,蒐集了魏晉南北朝以來有關檳榔的詩、文、圖繪及藥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