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館《製造×意義》聯展當代藝術家對環境議題的觀察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北美館《製造×意義》聯展當代藝術家對環境議題的觀察

2015年05月29日
本報2015年5月29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繼《後石油城市》展由德國建築權威雜誌ARCH+來台展出文件,北美館再推出由18組國內當代藝術家參與的《製造×意義 Make Sense》,包括攝影大師張照堂、中生代重要錄像藝術家袁廣鳴、多位新生代藝術家甚至台南社大海廢社等展出繪畫、攝影、錄像、裝置、行為藝術等形式,藝術家提出對能源消耗、環境現狀、社會公平及世代正義等議題的觀察與主張。

策展人蘇嘉瑩及蕭琳蓁表示,當代藝術企圖回應在人類社會及科技的加乘發展下,介入及改變世界的結果,而本次18組參展藝術家的作品呈現了不同世代的觀點,展現對未來世界的想像與參與。

DSC_1272
范曉嵐裝置作品《世界之無法想像》一隅。攝影:賴品瑀

展覽中,多位新生代藝術家提出對工業時代大量消費、消耗地球資源的現象提出反省,正如展場引句「物之始終/人類文明的系統在欲望之海中,製造一座又一座垃圾島嶼」所言,不少作品詮釋了工廠、消費、大量廢棄物的場景,如蔡孟閶《工廠》系列繪畫描繪石化工業重鎮高雄的煙囪及煉油蒸餾塔景象,范曉嵐裝置作品《世界之無法想像》以噴成灰白色的廢棄日用品鋪滿展間,蕭珮宜《憂傷的美麗孤島》作品則是畫出由漂流垃圾組成的垃圾島。

這些廢棄物不僅存在於藝術家的想像與擔憂中,更實際存在於我們的生活環境中,蘇育賢在《鳳珠》及《塑膠人》兩部作品中,帶著攝影機前往資源回收場,讓工作者一一介紹各種塑膠廢棄物的材質,更與收集資源回收的婦人費力將保特瓶、飲料杯綁在小小的工作用拖車上,最後把小山般的回收物丟進運河裡,呈現荒謬而驚人的場景。

長期進行海洋廢棄物監測的台南社大「海廢社」也受邀參展,內容即為他們長期在海灘撿到的各種廢棄物,照片中各種海廢整齊而密集的排放著,要讀者正視海灘上充滿垃圾的狀況於追究源頭,海廢社更提出呼籲,要求政府與國人更嚴肅看待飲料杯、蚵架、保利龍、塑膠袋與漁網,要有更積極的對策與管制。

DSC_1271
台南社大海廢社呈現在海灘上統計到的海洋廢棄物。攝影:賴品瑀

土地議題亦是多位藝術家所重視,美麗灣、山海劇場等受爭議的東海岸開發案,都在范曉嵐的紀錄片《未竟之路》之中呈現,林厚成《既存於遠方的記憶》、楊哲一《山水》、《造山》與蕭珮宜《日常庸俗景觀》展現了填海、採礦等人類對大自然的侵略與破壞。黃信堯紀錄片作品《帶水雲》則呈現了雲林縣口湖鄉在地層下陷後的一片汪洋,提醒觀眾追究原因更要尋求與水共存的新作法為何。

李旻軍、鄭安齊的錄像裝置作品《城市風景》看似只是挪移了展間窗外景色,然影像中緩緩出現白色方塊覆蓋景色,讓街景逐漸消失,僅剩空白,他們更提出大事記,提醒民眾近30年台灣關於土地徵收、都更的案件與法令。

福島核災後,以作品回應核能議題的藝術家相當多,包括音樂人、插畫界都曾有大規模的合作,此次《製造×意義》則展出張照堂攝影《臺灣─核災之後……》、袁廣鳴錄像作品《能量的風景》與杜珮詩《邁向幸福的十一個步驟》。

張照堂《臺灣─核災之後……》曾在去年個人展中展出,此次參展,不但選擇全為黑白照片,連展間也刻意塗成黑色,作品掛的歪倒,甚至在地上,讓氣氛更顯荒涼。《能量的風景》則讓鏡頭在核電廠及核廢料儲存場與廢墟中推移,搭配音效同樣以詭譎顫慄來呈現對核能的恐懼。《邁向幸福的十一個步驟》更挪用加拿大「核武生存的十一步驟」的緊急措施來作畫,以黑色幽默將平凡生活與真實災變對照連結。

DSC_1264
張照堂再次展出《臺灣─核災之後……》以全黑展間、歪斜擺放,讓氣氛更加荒涼。攝影:賴品瑀

 

作者

賴品瑀

新店溪下游人,曾在成大中文與南藝紀錄所練功打怪撿裝備,留下《我們迷獅子》、《我是阿布》兩部紀錄片作品。現為人類觀察員,並每日鍛鍊肌肉與腦內啡,同時為環境資訊電子報專任記者,為大家搭起友誼的橋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