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常見的棘皮動物(三)-蛇尾綱 (1) | 環境資訊中心

臺灣常見的棘皮動物(三)-蛇尾綱 (1)

2001年06月05日
作者:李坤瑄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動物學組助理研究員)

最常見之齒櫛蛇尾體色為暗色之體盤。蛇尾類(蛇尾綱 OPHIUROIDEA)俗稱"陽燧足",是現生棘皮動物中種類最多的一綱,一般具有一個明顯的中央體盤及五隻細長、易斷的腕足。其口位於體盤腹面中央,篩板位於口面,沒有肛門,食物殘渣直接再由口排出。有一些濾食性的筐蛇尾類,腕足產生許多樹枝狀的分枝,形成一片網狀的構造,能捕捉在水中漂浮的食物顆粒及小生物。

臺灣目前已記錄到8科25種陽燧足,在潮間帶最為常見的蜈蚣櫛蛇尾、齒櫛蛇尾、環棘鞭蛇尾以及巨綠蛇尾。還有一種小型的沙氏輻蛇尾經常會成群棲息在海綿中。另外在底拖漁獲中則偶可發現一些腕足分枝成網狀的"筐蛇尾類"。

偶而可發現網狀花紋體盤的個體。齒櫛蛇尾 Ophiocoma dentata (Muller and Troschel, 1842) 屬於櫛蛇尾科,是本省礁岩區水深1~10公尺以內的淺水海域最常見的陽燧足之一。中央體盤的直徑可達約2cm,體盤背面具有許多顆粒狀突起。腕足每節的腕針數約3~5枚。本種的體色變異極大,有的體盤為暗色底,表面有黑色細點散布,有的個體體盤呈網狀花紋。牠們的腕足黑色及淺黃色相間的色塊,十分顯眼易認。本種通常棲息在礁石區低潮線附近的石塊下,以其腕足勾取四周的有機顆粒及菌類為食,生殖季節約在5~8月。

資料來源: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網址:http://www.nmns.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