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環保署2006年提出「溫室氣體減量法」草案並送至立院,至今已9年。歷經3屆立委、政黨輪替,無數爭議,遲遲無法通過的《溫減法》卻在今年以黑馬之姿,1個月內完成「溫室氣體減量法」委員會審查與二三讀。
國民黨立委邱文彥曾擔任環保署副署長,民進黨立委田秋堇從《溫減法》提出時,便擔任立委至今,兩位立委都曾提出《溫減法》草案,也積極推動黨團協商,在過程中與產業界(如工總)逐字逐句攻防。《溫減法》何以成為現今版本?本報特於法案通過後,專訪兩位立委,暢談《溫減法》10年歷程。
《溫減法》推出 現實困難中展企圖心
「京都議定書」2005年生效,國際間減碳入法的議題如火如荼展開,氣候變遷不再僅止於科學界論述,而是全球最新的政治議題。在這波浪潮下,2006年環保署推出「溫室氣體減量法」草案,做為國內推動溫室氣體減量的法源依據。當年,不僅產業界大力反對,連主張溫室氣體管制的環團也不看好。
田秋堇回憶當初局勢,她說,當時的社會氛圍對溫室氣體論述仍抱持懷疑,有些科學家聲稱全球暖化只是地球氣候的週期,非人為因素造成,而許多國家都盡可能規避溫室氣體減量。
台灣非京都議定書締約國,要領先推動《溫減法》並不容易。這種背景下,早期《溫減法》版本既未列出減量目標,又為碳交易鋪路,環團擔憂溫室氣體未能實際減量,反而淪為一場買空賣空的交易。
各方拉扯 停滯的《溫減法》
從1998年起,無論是全國能源會議,或在台灣經濟永續發展會議上,減碳期程的討論未曾停歇,也是各家必爭焦點。減碳議題被放在能源、經濟、環境等不同面向中檢視。
邱文彥指出,《溫減法》牽涉甚廣,他舉例:早期認為發展核能有助於減碳,《溫減法》一度被質疑是為核四護航;而環團則盼優先推動能源稅法;近期則有空污PM2.5等問題。這些都是《溫減法》推動困難的原因。
行政院連續6、7、8屆都將《溫減法》送入立院,但減量時程、目標及排放量核配機制等無法形成共識,加上屆期不續審,《溫減法》陷入停滯。2012年環保署遂將「京都議定書」管制的6種溫室氣體,逕行公告為「空氣汙染物」,納入空污法,要求企業開始進行溫室氣體盤查及登錄。
2015為解空污 溫減法重回議場
溫室氣體是全球暖化問題,放在空污法中,不易訂定環境涵容能力標準,當年環保署因此被指責為「便宜行事」,卻在今年修訂空污法時,意外成為《溫減法》回到主戰場的導火線。為解決空污法無法管制溫室氣體的問題,立委鄭汝芬同意將《溫減法》排入議程。
以往談到《溫減法》,總是在核四存廢的脈絡下展開,反核團體擔心溫室氣體管制成為擁核的理由,儘管IPCC並不為核電作為減碳選項提供背書。「非核家園」政策已確定,今年少了這層顧忌,加上藍綠立委、產業界都希望《溫減法》通過,可能性極高,最終關鍵仍在減量目標是否可退讓?田秋堇認為,惟有減量目標入法,未來執行時才能要求各部門配合實際減量。
對於外界指稱,這次是因為工總改變風向,轉而支持《溫減法》。邱文彥認為,這10年來,國際氣候變遷治理已有重大發展,低碳成為國際趨勢。台灣是外貿為主的國家,當多數國家都將綠色產品或碳哩程標示納入法規時,台灣就算沒被制裁,也會受到很大的壓力。
在各方努力協商中,工總最終同意減量目標入法,但「2050年回歸2000年排放量的一半」改成「2050年回歸2005年排放量的一半」,差距1800萬噸(註),雙方達成共識 。
從5月「溫室氣體減量法」被提出討論, 18日排入社福衛環委員會審查,審查3日後,爭議條文送交黨團協商。6月15日即通過3讀。《溫減法》今年能迅速通過出乎許多人的意料。
《溫減法》未來 一場無止境的奮鬥
兩位立委都認為,今年《溫減法》能通過跟國際局勢的變化有很大的關係。這10年來世界局勢已有了很大的轉變。首先,氣候變遷與溫室氣體的論述愈加肯定指出,全球暖化是人類活動造成的。而聯合國氣候大會在數度溝通失敗後,今年「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1次締約國會議」(COP21)也可望產出「巴黎協議」來取代「京都議定書」。再者,綠色產品的需求也逐漸融入生活,國際間對於能源、環保法規約束愈來愈多,通過減碳法規的國家也增多,這些因素都間接促成國內《溫減法》通過。
雖然《溫減法》通過,但中期目標及核配方式等都尚未明定。而產業輔導與配套措施尚未出爐,各界仍在觀望,而業界也感到憂心。未來,階段管制目標的目標及管制方式之準則將由學者、專家及民間團體組成諮詢委員會訂定。真正的政策與社會討論才正要開始。
這次通過的版本也加入氣候變遷法的新觀念,不再是苛責產業,而是要住商、交通、各部門都共同來減碳。田秋堇承認,此版本並不完美,但要先建立制度。
田秋堇進一步解釋,法不會一開始就完美無缺,法令要與時俱進,例如食安法每年都修。但可確定的是,未來將有一連串施行細則與階段目標的討論,需要更多公民參與,共同訂定未來氣候變遷法規的藍圖。
※註:2005年排放量24,520萬公噸,2000年排放量 20,936萬公噸,兩者間差距約1800萬公噸 (資料來源:經濟部能源局,2015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