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常見的海膽簡介-小水雷 | 環境資訊中心
生物簡介

臺灣常見的海膽簡介-小水雷

2001年07月10日
作者:李坤瑄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動物學組助理研究員)

上週介紹了海膽總論,本週首先介紹長得像一顆顆小水雷一般,棘刺粗短、稀疏的兩種"頭帕科"海膽~冠棘真頭帕及環鋸棘頭帕:

冠棘真頭帕,體殼的顏色鮮豔,殼頂的"頂系"構造,猶如一個印地安圖騰一般,十分美麗。冠棘真頭帕Eucidaris metularia (Lamarck,1816)是一種小型的頭帕科海膽,白天大多躲藏在石塊下或石縫中,"大棘"極為粗短且末端圓鈍,好像身上長著一根根小球棒一樣。在本省及各離島的珊瑚礁區的石塊下偶而都可發現牠的蹤跡。牠們的牙齒極為強健,食性為雜食性。體殼的顏色鮮豔,殼頂的"頂系"構造,猶如一個印地安圖騰一般,十分美麗。

環鋸棘頭帕是北部海岸礁岩區極為常見的大型海膽。環鋸棘頭帕Prionocidaris baculosa (Lamarck,1816)是北部海岸礁岩區極為常見的大型海膽,白天即可見到牠們零星地出現在珊瑚礁區閒晃,雖然它棘刺並不銳利,但似乎有恃無恐。牠們是極為"兇猛"的海膽,食性為雜食性,但在水族缸中會攻擊、啃食其他海膽,甚至同類也不能倖免。頭帕科的體殼都較高,幾乎接近球形,環鋸棘頭帕是其中顏色最為豔麗的一種。

科博館專欄》由「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提供資料,「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文教基金會」贊助。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網址:http://www.nmns.edu.tw/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文教基金會網址:http://fnmns.nmns.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