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竭澤而漁的正港在地味 墾丁市集秀「生態經濟力」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不竭澤而漁的正港在地味 墾丁市集秀「生態經濟力」

2015年08月18日
本報2015年8月18日屏東訊,特約記者李育琴報導

近年墾管處積極推動恆春半島社區生態旅遊,希望帶遊客走入社區,透過特色遊程的規劃,讓遊客更深刻了解地方的生態、文化特色,進而推廣在地社區產業。對於擁有豐富生態資源的國家公園來說,推廣生態旅遊的理念是人與自然共生、永續經營,才能不竭澤而漁、耗盡珍貴資產。

墾管處為了協助在地社區行銷推廣農特產,上週末16、17日首度在墾丁大街旁舉辦市集,以友善環境、生態旅遊、環保和社區產業為主軸,號召近年努力發展生態旅遊產業的社區部落,和在地手作文創業者,一起參與市集展售。

市集取名為「墾丁ㄟ市集」,代表集結了墾丁在地豐富多元的特色產品,以及生態旅遊遊程的推廣。

墾丁ㄟ市集。李育琴攝
墾丁ㄟ市集。攝影:李育琴。

辦市集  讓生態旅遊社區更接近遊客

目前恆春半島有七個社區積極發展生態旅遊,生態旅遊不僅帶遊客走入社區,認識在地特色,實際上有助於社區產業的發展和推廣。

不過,墾管處處長劉培東表示,這些社區發掘了自己獨特的農特產品,卻沒有通路或地方販售,缺乏跟消費者接觸的管道,因此,今年墾管處在墾丁牌樓對面,設置了生態旅遊遊客中心,也首次舉辦市集,希望讓社區增加接觸遊客的機會,進而推廣社區生態旅遊遊程。

墾丁ㄟ市集也聯合長期舉辦恆春光市場週末市集的愛之光文化教育促進協會以及手手市集一起合作,以綠色、生態、保育等概念,不只有社區農特產品,還有創意手作、二手商品,讓市集的內容多元,吸引更多遊客來認識不一樣的墾丁。

吃大光花生、喝港口茶  採賣在地風味

黃昏時分,太陽逐漸西下,墾丁大街的人潮和車潮也持續湧入,在墾丁ㄟ市集中,各個攤位和社區展現出恆春半島的熱情招呼遊客,伴隨著舞台上獨立音樂表演,在海風吹拂下,十足悠閒的南島渡假氛圍。

恆春半島社區有豐盛的農特產品,大光社區的花生和菜脯是當地順應天候,在落山風吹拂下,種植抗風、耐旱、耐鹽的農作做製作的加工品,社區推出的生態旅遊還讓遊客體驗採收花生和製作花生豆腐,結合潮間帶導覽和浮淺遊程,體會後壁湖地區豐富的自然資源。大光社區近年也吸引有理念的青年開設民宿,一起推廣在地生態旅遊。

大光社區將在地農產品發展成文創商品。李育琴攝
大光社區將在地農產品發展成文創商品。攝影:李育琴。

屏東縣唯一產茶的村落在滿州鄉的港口社區,港口茶的名聲隨著社區透過生態旅遊向外推廣,許多強調使用在地食材的料理都選用港口茶來製作,打出口碑。港口村村長楊秀蘭也將滿州產的有機黑豆,用手工火炒方式,製作成黑豆茶,風味濃醇,為社區開創另一項特色產品。港口社區還是觀賞陸蟹的景點,因棲地保育成功,陸蟹資源豐富,每年夏季至中秋期間,是賞陸蟹的好時機。

而旭海社區因阿塱壹古道發展生態旅遊極為成功,牡丹灣生態旅遊工作室的吳月清說,社區產業因而帶動,許多人都藉此開啟新的事業。

各個社區工作人員平時在社區裡接待遊客,里山生態公司林惠琪說,在墾丁ㄟ市集,他們可以主動與遊客互動,也藉由在地農特產品的介紹,讓遊客了解其社區生態旅遊的特色。不過,擺市集不是他們熟悉的工作,因此在攤位的設計和商品擺設上,還需要多一點經驗和努力。

光市場市集  匯集熱愛墾丁、關懷土地創作人

隅遇。共生藝術創作展。李育琴攝
隅遇。共生藝術創作展。攝影:李育琴。

這次墾管處找來光市場的團隊和手手市集一起加入,除了這兩個市集符合綠色環保、生態保育的主軸,也學習這個已經舉辦近5年的市集的經營方式。愛之光文化教育促進協會的Summer表示,墾丁聚集了許多熱愛這片土地和自然的藝術家,他們漂流到墾丁,停了下來,在這裡生活、創作,因此光市場在這些朋友的凝聚下,持續在恆春進行。

光市場的展售攤位,帶著閒散的山海藝術風情,在恆春開「海海集會所」的冠勳說,他們平時一起玩音樂、敲非洲鼓,賣的是有點嬉皮風味的手創藝品,他們定期到海邊淨攤,還鼓勵遊客把沙灘上的碎玻璃撿拾後到店裡消費,可享有折扣。

「雜草燒慢」則是環島尋找自然耕作農地採雜草的青年芝宇,她用柴燒煮雜草茶販售,透過採雜草、煮雜草茶的行動藝術,讓人體會親近自然土地的滋味。

芝宇的自然農地雜草茶行動藝術。李育琴攝
芝宇的自然農地雜草茶行動藝術。攝影:李育琴。

市集廣場並搭設漂流木架設的舞台,邀請獨立音樂人和在地民謠團體演出,在生態旅遊中心內,並邀請在地藝術家舉辦「隅遇。共生」藝術創作展,讓遊客看見墾丁,卻不是過去一般認知過度商業化的墾丁。

為期二日的墾丁ㄟ市集是墾管處首次舉辦,墾管處遊憩服務課洪楹彬表示,在暑期旅遊旺季嘗試舉辦市集,讓遊客體驗不一樣的墾丁,遊客和攤位的反應比預期好,後續將評估持續舉辦的可能。

涼涼海風中的音樂演唱。李育琴攝
涼涼海風中的音樂演唱。攝影:李育琴。

 

作者

李育琴

站在南方的土地,用平躺的島嶼歷史視角,說環境與人的故事。炙風拂面,腳踏黏土之時,試著讓心保持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