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菌減水稻病害 農民避罹癌風險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活菌減水稻病害 農民避罹癌風險

2015年08月21日
摘錄自2015年8月19日中央社台北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農委會苗栗區農業改良場用五年時間在大湖草莓田土壤找到活菌,不僅減少水稻的疫病發生、產量增兩成,草莓結果也多出1.5倍,產品預計年底完成技轉,之後可量產上市。

化學農藥及肥料不僅對生態有負面作用,噴灑農藥的農民更冒著得肝癌、肝硬化的風險在栽種作物。

苗栗區農業改良場生物防治分場副研究員朱盛祺說,五年來,發現草莓在低度開發的大湖草莓園區長得特別好,進而從當地草莓園及水稻田的土壤裡取材後選出最優良的菌株「液化澱粉芽孢桿菌ML15-4」,現在取名為「苗栗活菌一號」,來製成有機製劑。

他說,臨田試驗顯示,用在水稻苗栗二號種植,可減少秧苗立枯病發生率50%及稻熱病罹病率15%以上,產量並可增加兩成。

若用在草莓果實栽種,還能預防草莓白粉病的發生、降低發病率25%,進而減少使用約30%的化學農藥,並將磷肥溶解來改善土壤理化特性,提升對養分的吸收率來降低約10%的肥料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