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假來回都不夠了,怎麼可能有好的參與?」目前原住民族歲時祭儀假僅一天,不但讓族人無法完整參與部落祭典,甚至要冒著多請幾天假就要丟工作的風險,長久以來使得文化傳承難以為繼。無黨籍平地原住民立委參選人馬躍・比吼曾於8月底要求內政部修改《紀念日及節日實施辦法》,將原住民歲時祭儀比照農曆春節,將原住民年祭假期改為至少三天。
8日上午,馬躍・比吼在原民會前召開記者會,再次訴求原民祭典應放三天假。主張祭典對原住民的文化傳承相當重要,原民會應積極面對,儘速出面展開協調,以捍衛傳統文化。對此,原民會回應將進一步彙整族人意見,儘速展開相關部會協調,年底前提出初步方案。
原民抗議目前歲時祭儀僅一天,無法傳承部落文化。圖片提供:馬躍比吼競選辦公室 |
「三天祭典假只是剛好!」 原青:我們爭的是尊重
「端午節、春節不是原住民的假期!」金曲獎得獎歌手查勞・巴西瓦里(Chalaw Basiwali)表示,部落歲時祭典對文化傳承十分重要,但目前國家法律仍以漢人習俗文化為制訂假期的依歸,但這並不符合原住民的祭典時間,造成不得已離開家鄉出外討生活的族人,請假易受雇主刁難;而即便請到假,往花東的火車票又往往一票難求。查勞・巴西瓦里苦笑說:這麼多年,回家常常都是「站火車」。
僅那鹿角部落青年幹部楊有霖則質疑「一天假期怎麼傳承千百年的文化?」從事高樓玻璃清潔員工作的他,以自身經驗說明,每年回鄉參與年祭,總要擔心丟工作;今年他多請了兩天假,雖沒有遭開除,但回到工作崗位後,卻感覺被老闆「冷凍」。為什麼回鄉過節卻得擔心受怕?「我們要的只是尊重!」他認為現在爭取三天假只是勉強,其實應該多幾天更好。
祭典時間倉促 原民憂文化走味
現場參與記者會的族人,也以圖表強調每個部落的祭典雖不同,但準備時間大多需要五~七天才足夠完整進行,在祭典前更有一個月左右的準備期,都是部落傳承文化的重要時刻,但卻因為許多旅外族人無法回鄉,徒留部落耆老與少數部落青年奮力守護文化。年祭時年輕人無法回部落學習,部落老人家一身珍貴的傳統智慧也就無人可傳。
阿美族守護聯盟代表、高潞.以用.巴魕剌更進一步指出,在太巴塱部落中,老人家說「女性」非常重要,在年祭前置期必須負責釀酒、製陶等工作,在過程中學習傳統智慧、傳統技藝。但現在因假期如此短促,導致部落祭典受到壓縮,女性無法完整參與籌備,難以成為「完整的阿美女人」。而年祭觀光化,外人、觀光客僅看到「小姐跳舞」,也加劇物化女性的狀況。
尊重多元文化 讓各族群都有假過節
四方報前總編輯張正表示,台灣已是多元民族國家,應該思考如何共同生活,不應再繼續以漢人思維主導。例如台灣已有20萬印尼朋友,目前卻只能利用「開齋節」前的假日舉行祭儀。張正認為,應該針對每個不同族群思考彈性假期作法,比如制訂十天的宗教族群假,若能實踐,此舉也領先世界思潮。
人權律師,綠黨不分區立委提名人許秀雯表示,人權的保障落實,即展現在假期制訂上,讓不同宗教民族擁有定義自己祭典假期的權利很重要。她以法國為例,指出法國政府與企業協調後,穆斯林已可調整工作時間。
而台灣早在2009年簽訂兩人權公約施行法,其中《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第15條就規定「人人有權參與文化生活」,原民傳統節慶,就是原住民的文化生活,政府不但不能干預族人參與,更有義務積極行動,提供友善合適且有效於參與傳統節慶的環境條件;其中就包括合理的參與條件,確保每一個族人都可以參與。且祭典並不是只是當天的儀式而已,事前的準備工作同樣屬於文化生活的一部分。
馬躍・比吼表示,原民會應即刻有所作為,例如積極向社會大眾進行宣傳、協調人事行政局,從2016年開始,就將原民各族的歲時祭儀列入行事曆、輔導企業率先實行等,讓社會大眾開始理解,也促使這一代族人更重視文化傳承。
藉此機會,馬躍・比吼強調,政府應參考國際間多族群國家作法,讓不同族群有足夠時間傳承文化,讓台灣成為真正尊重、友善多元文化的國家。
原民會:牽涉勞資協議,將展開部會協調
對於族人的殷殷期盼,原民會專委董靜芬出面回應,表示會再進一步蒐集族人意見,並與相關部會協調。但她也表示,內政部於2010年發布修正「紀念日及節日實施辦法」第4條,新增原住民族歲時祭儀應放假一日,並自2011年開始施行。
但當時爭取原住民族歲時祭儀放假時,諸多部會已指出,若僅原民放假,恐將影響企業進用意願,反不利於族人權益。董靜芬事關勞資協議和族人就業問題,須審慎研議,將與各族群代表協調,確認多數族人意見後,積極與有關部會展開協調,並在年底提出初步方案。
「放假不好嗎?不公平嗎?」對於各方對原民增放祭典假的質疑,以及原民會以原民放假影響企業進用意願的說法,張正表示,如果說放假會影響產值,那全國是否應取消所有假期?如果大家都反對,那原民會說服理由不證自明。沒道理漢人可以過春節、中秋節,原民卻不能過祭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