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的部落祭典? 太巴塱喊出大政奉還 | 環境資訊中心
公共論壇

誰的部落祭典? 太巴塱喊出大政奉還

2014年08月16日
作者:munch

象徵團結的太巴塱之舞。圖片來源:munch

這是遲早該發生的部落內殖民反省運動,沒想到在中國因素觸發下,卻是提早發生了!

今年,花蓮豐年祭展開,花蓮縣政府為了迎合中國遊客,甚至拉壟中國關係,在部落聯合豐年祭中,邀請許多中國少數民族的舞蹈表演團,進入豐年祭會場演出,讓部落豐年祭變成四不像的大雜燴祭典。

原本多年來縣府將各部落召集到特定場域,聯合表演豐年祭,就已經為人詬病,抽離原有祭場時空,將部落神聖祭典淪為觀光演出,今年更結合中國少數民族表演團來台,在熱鬧喧囂背後,潛藏著中國統戰的思維,將台灣原住民包含在中國少數民族的大聯合祭典之中,台灣原住民成為中國少數民族的一支。

更甚是,在聯合豐年祭表演之後,來自中國廣西的壯族表演團,更以參訪交流名義,透過行政組織的安排,強勢要進入光復鄉太巴塱、馬太鞍部落,二個最大的阿美族部落,在部落的傳統豐年祭中,插入表演進行交流。

這一個突兀的舉措,許多有自覺的部落看不下去,紛紛表達不願破壞部落原有祭典的神聖完整,更不願形塑大中國主義下的少數民族聯合,花蓮馬太鞍部落率先發難,公開宣示八月中旬Ilisin豐年祭期間,暫不歡迎廣西團進入交流。

馬太鞍部落的自覺行動,讓隔鄰太巴塱部落也想跟進,但是許多部落長期以來,雖然有著傳統的頭目傳承制度,但是實際大權卻是操在有權勢,或要得到資源的民代、村長、理事長系統手上,如果這些人沒自覺,就形成一種內部殖民現象。

太巴塱部落以青年團為主,想要婉拒廣西團的插入表演,但是內部有著雜音,主要就是實際掌握部落資源的地方行政系統,不願得罪官方安排,還是希望進行交流,於是想法不同之下,長期存在的部落內部衝突,終於白熱化。

最近太巴塱部落青年公開喊出「公職退出,大政奉還」的口號。「大政奉還」一詞,來自日本幕府末期,反幕府志士希望德川幕府交出實權,結束數百年來的代理統治,將大政實權返還天皇。部落挪用此一口號,表達部落希望回歸部落傳統治理的想法,甚至以馬太鞍、太巴塱的「馬太聯盟」,主張光復鄉應該更名為馬太鄉。

太巴塱部落青年發出的聲明指出,「長期以來部落Ilisin祭典,使用會長制度舉行,明的由頭目舉行祭祀,暗的卻毫無實權全然架空頭目、祭司實際職責,脫離傳統由頭目指揮階層的制度,祭祀源頭的Kakitaan家族更也邊緣於祭典之外。行政區公職為主要決策的權力系統是國家裂解傳統組織主因,頭目有意重建傳統組織的關係,反屢遭阻,倦勤之下萌生不參與祭祀的心情。青年效忠頭目,祭祀歸還Kakitaan祖源,重建階職議會,太巴塱部落自治。」

部落青年發出的心聲,實際已是長期問題所累積,因為長年以來部落祭典中,常常出現長官到場,立即中斷儀式,提供作秀致詞,以及給賞發紅包,把祭場當紅包場,甚至為長官安排族人跳一段,博其歡心,種種光怪陸離現象,其實包含著部落微政治的運作,一些部落頭人以掌控部落,迎合官方的心意,展現個人權勢,來換取政經利益,成為部落內殖民的買辦統治問題。

這樣部落內殖民的問題,不只出現在豐年祭的衝突上,其實更是深入到部落發展的議題上,在近年許多部落土地開發的衝突上,其實都潛藏著不同雜音相爭,自覺的青年、族人不願出賣土地,但是行政公職或各級民代,卻是極力促成,甚至扮演起發動、仲介的角色,運用政、經、媒的強勢資源,壓制異議,成為部落的主流聲音。

許多部落青年看不下,但是礙於輩份或階層制度,難以強勢發聲,有些部落老人家也看不過去,但是礙於情面,或是現實生活上的補助,也不好貿然發聲,於是問題一年年拖著,在高喊部落自決之時,卻深陷內殖民現象的矛盾與苦楚中。

沒想到,中國表演團的來臨,意外掀開部落內部殖民的矛盾問題,當青年喊出「大政奉還」的口號,不只是追求祭典的神聖性,更是宣告回歸部落傳統治理模式,真正落實部落自治,外來政權與政權附庸者,都不該直接或間接干預部落的傳統事物,甚至在現代發展問題上,都嘗試透過部落共識會議,走出不同的部落治理之道。

去年,在土地開發議題上,海岸地區的港口、都蘭部落,就以青年力量,展開部落覺醒的反抗。今年,在祭典自主的議題上,縱谷地區的馬太鞍、太巴塱部落,再度展現青年力量,爭取部落治理的自覺思維,一股對抗外來壓制,掙脫內部枷鎖的部落自決運動,如此壯闊地開展,將會傳佈台灣各部落,讓人看見一個個有思考、有行動的原住民部落,尊嚴地站立在故鄉的土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