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地球,一顆心 | 環境資訊中心
自然人文

一個地球,一顆心

2006年07月23日
作者:蓋瑞․科瓦斯奇;譯者:劉佳豪

對大自然的崇拜

也許是人類宗教最古老的表現形式

對其他生物的敬畏

深植於我們內心之中

然而,今日卻有越來越多的物種

正遭逢絕種的危險

也許動物能提供我們

解救現今生態危機所需的知識



如果我們能夠重新體認到

所有的生命皆神聖的道理

我們,與所有的生命

就能夠有一個可以期待的未來

1963年12月,動物學家亞瑞安․卡特蘭(Adriaan Kortland)目睹了以下的動人畫面:

那是非洲雨林的日落時分,那裡的落日景象非常壯麗。有一隻黑猩猩單手抱著他的點心──1顆木瓜,邊走邊看到了這幅景象。結果,黑猩猩放下了木瓜,整整十五分鐘內,他就好像被不斷變換色彩的華麗晚霞給下了魔咒,完全無法動彈。夕陽西下後,他默默地回到了灌木叢裡,把木瓜遺忘在原地。

當這隻黑猩猩在黃昏下面對逐漸退去的光線時,是深紫與火紅的柔和混合色在攪拌著他的想像力嗎?是薄暮喚起了他那些已逝的日子與對同伴的回憶,因而勾起傍晚時分漫長孤寂的愁緒,抑或只是處於一個恍惚的狀態?沒有人知道真正的答案。但是這位人類的遠親,的確是滿足了某種超越他需求食物糧秣的渴望──一種心靈上的渴求。

在地球正遭受危機的現在,學習尊敬其他生物顯得特別重要,因為我們與其他動物之間的關係,是我們對待自然世界態度的指標,除非我們能對動物敞開心胸,否則我們如何希望能積極地解決破壞雨林或是臭氧耗盡的問題呢?物種絕種的統計資料堆積如山,了解事態的人說,如果現今這種趨勢依然沒有改變,那麼將有數百萬個物種,大約是目前所有生物的四分之一,會在接下來的三十年內滅絕。

環境危機其實也就是心靈危機,但是除非我們再度重建失去的知識──即人類並非和這張生命之網分離,而是網中的其中一條繩線──否則這個危機永遠無法得到解決。然而,動物也許能當我們的導師,幫助人類重新恢復這些聯繫感:如果我們接納他們,他們便能打動我們的心;如果我們看著他們的雙眼,便能看見自身人性的悲痛與喜悅的倒影。

我們在《聖經》裡讀到:「你去請教走獸,他們會教導你;你去詢問空中的飛鳥,他們會告訴你;地上的生物會教導你;海中的魚類也會為你說明。」

伊斯蘭教的聖書《可蘭經》中如此說道:「地球上並沒有所謂的動物,也沒有以雙翼飛翔的生物,他們可都是像你一樣的人們啊!」

印度偉大的精神領袖聖雄甘地觀察到:「一個國家偉不偉大以及它的道德程度如何,是可以由這個國家如何對待動物這一點來衡量的。」

在重建「凡生命皆神聖」這個知識的過程中,我們不僅僅在拯救世界,更是在拯救自身的靈魂。學習如何與其他生物平靜地共存,也許……我們就能找到內心真正的平靜。

※ 本文摘自《我的靈魂遇見動物》(The Souls of Animals),柿子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出版
※本文不適用網站CC授權,如需轉載請洽柿子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