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建築的美麗與哀愁──消逝中的台北歷史建築 | 環境資訊中心
攝影賞析

老建築的美麗與哀愁──消逝中的台北歷史建築

2015《城語.故事》環境紀實攝影課程 個人專題線上攝影展

2015年11月08日
圖文:丁昶宇(城語故事紀實攝影課程學員)

※ 編按:2015年第十屆環境新聞編採營,以《城語.故事》為主題,首次與台灣攝影名師蕭嘉慶合作,共同開設環境紀實攝影課程。課程中由導師引導學員,將關注的環境議題製作成紀實攝影專題。經過兩個月的創作,目前共完成四組專題,並舉辦線上攝影成果展,與讀者分享這些影像故事。 

建築是人類活動的歷史見證,從清代建築台北城、日治時期、國民政府到現代,歷經不同族群的統治,呈現出著豐富的樣貌。然而隨著經濟快速發展,人口暴增,以及社會普遍對文化資產的不重視,自然的損壞加上人為因素,歷史建物保存不易。一磚一瓦、一扇門、一面牆訴說著時代的轉變,期望透過影像記錄下消逝中的台北。


圖一:老師府公媽廳加冠晉祿門神,有著歲月斑駁的痕跡。

老師府(陳悅記祖宅),建於清嘉慶12年(西元1807年),為三級古蹟。清咸豐初年重修,由單脊式燕尾屋頂之三落與四落大厝兩棟並列而成,入口左側為家祠,俗稱公媽廳,右側為接待賓客的公館廳。前埕原立有象徵科舉功名之石旗竿及木旗竿各一對,現木旗竿僅剩夾杆石礎,石旗杆仍存。

 

圖二:老師府(陳悅記祖宅)公館廳,目前有其後代子孫居住於此,因缺乏妥善維護,亟需整體修復,繪有門神的門板與雜物放置在旁。

 

圖三:台北三大廟門之一的艋舺清水巖祖師廟,置於後殿的清同治八年(西元1869年)石柱。不易褪色的紅磚、新舊交錯的綠釉花窗與橫躺於地的石柱訴說著祖師廟的歷史。

 

圖四:老師府公館廳的斗拱及樑柱,因蛀蝕嚴重,已逐漸失去原有功能,只得靠新架設的木頭支撐著。

 

圖五:艋舺清水巖祖師廟後殿於日治昭和15年(西元1940年)因火災倒燬,迄今未重建。原有龍柱立於原後殿之空地任風吹日曬雨淋,與後方艋舺基督長老教會新穎的大樓形成對比。

 

圖六:艋舺清水巖祖師廟的廟埕原為開闊廣場,後遭違建長期占用,僅留一狹長通道。兩側的鐵皮屋、祖師廟華麗的燕尾翹脊與後方現代化高樓建築形成對比。

 

圖七:台北府城北門(承恩門),落成於清光緒十年(西元1884年),為台北府城五座城門中唯一保持原貌者。坐落在車水馬龍的台北街頭,新舊建築在此時空交錯。

 

圖八:台北府城北門(承恩門),承恩門取意「北承皇恩」之意,門外原建有甕城,今已不存。預計民國105年忠孝橋引道拆除後,將能重見北門風貌。

 

圖九:台北保安街即景。佝僂白髮婦人推著滿載燈管沉重的推車與後方步履輕快的年輕女子在此並行。

 

圖十:台北保安街即景。牆上刻畫著歲月的痕跡,新舊交錯對話。

 

圖十一:松山文化創意園區建於日治昭和12年(西元1937年),前身為日治時期「台灣總督府專賣局松山菸草工場」,1998年停止生產,2001年由台北市政府指定為第99處市定古蹟。因緊鄰施工中的台北大巨蛋,受到威脅。原松山菸廠鍋爐房的舊石牆與後方高樓玻璃帷幕的新舊對話。

 

圖十二:艋舺謝宅(台北市西昌街88號)建於清嘉慶4年(西元1799年),為台北市僅存之清代中葉郊行遺構,第一落曾作為星光旅社,今僅以外觀施作鋼棚架工程保護建物。

 

圖十三:鐵路局機務段員工連棟宿舍建於日治昭和年間,充分展現基層鐵路局員工生活面貌,此建築群於民國96年(西元2007年)列入歷史建物。逐漸塌陷的屋瓦與後方興建中的高樓,新與舊、興與落呈現強烈的對比。

 

圖十四:艋舺隘門建於清嘉慶年間,為防範盜匪入侵的關卡,因道路擴寬,已於民國100年(西元2011年)9月14日拆除。只在磚牆間留下隘門輪廓。

 

圖十五:鐵路局機務段員工連棟宿舍建於日治昭和年間。走入藏於高樓間的舊建築群,彷彿進入時空隧道,當時的繁華依稀可窺,如今卻已人去樓空。

※ 本文為2015年第十屆環境新聞編採營,《城語.故事》環境紀實攝影課程學員作品。

捐款支持環境資訊中心,加入打造優質環境媒體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