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步蛇在台灣原住民族群各有著不同文化和傳承意義與禁忌。而四個月前,喜歡戶外生態活動的張小姐,在環島行程規劃偕同親友前往鸞山森林博物館參訪,卻親眼目睹博物館負責人阿力曼在遊客面前打死保育類百步蛇,竟是一場傷心的生態之旅,在臉書發文,引起網友議論並質疑這是「百步蛇禁入的森林博物館」。
鸞山森林博物館內的百步蛇。張小姐攝。
東部生態旅遊必訪景點 鸞山森林博物館
事情發生在張小姐環島行程之一的鸞山森林博物館,鸞山森林博物館在布農族人阿力曼努力保護下,維持了豐富自然生態,除了是近年國內外旅客台東生態旅遊必訪景點,也曾是成龍拍攝「十二生肖」電影場景。
一開始,張小姐和友人滿懷雀躍和虔誠尊重,探訪原始生態步道時,「原住民尊重森林裡的所有生物,哪怕是一隻小蟲都是這個森林的主人!」解說員lon 的話仍言猶在耳…未想,在步道裡看到百步蛇的反應竟然是把牠打死!?
根據館內人員的轉述,「打毒蛇是為保護遊客安全。」如其他媒體報導,當天遊客中有群小學生,一名高年級學生在步道上奔跑,見百步蛇朝他咬去,所幸學童躲開,避免遊客被咬,當下用隨手的東西壓制主動攻擊人類的蛇,並未殺蛇。
記者打了幾次電話至館方了解,負責人阿力曼出遠門,暫時不會在館內;直至截稿,仍未聯絡上,且私人手機關機狀態。
無法釋懷的張小姐遂在臉書發文,她能理解毒蛇對在地居民生活空間造成威脅而恐懼,但今天利用這自然資源賺錢的是他們,甚至她也私下問其他人看到百步蛇的做法,得到的答案都是:「一律打死。」
觀念錯誤 特生研究員:台灣生態旅遊已死
特生中心研究員林德恩表示,「怕遊客受傷、怕小孩被咬,這些都不能成為殺死他人、殺死動物的理由。」就像國外參觀野外『國家野生動物園』,獅子、老虎、大象、長頸鹿都具有危險性和攻擊性,因此進入該園一定由專業導遊先行前說明危險性及注意事項,讓遊客了解規範、避免驚嚇動物造成自己受傷,並為遊客做防範安全措施;所有遊客在安全的車內遊覽。「這代表遊客會受傷,是導遊的責任,可能未盡保護措施之責,也可能遊客白目脫離安全範圍。不管如何,都不會是『野生動物』的錯!因為是我們侵入牠們的家園啊!」
林德恩嚴正指說:「一位好的導遊絕不會以『某某動物具危險性』為理由,將之打死!若上述殺蛇事件是台灣目前大部份生態旅遊品質和觀念,那台灣生態旅遊可以宣布已死亡了!」
姜博仁:情緒性發言 大眾沒必要獵巫
野聲環境生態顧問有限公司負責人姜博仁則有不同角度思考觀點,「我當然反對把百步蛇打死,人與野生動物應有更好的共存模式,看到新聞我也很不開心。」
不過姜博仁又說,但把一個用盡家產,只為把一座「真正原始」森林保護下來的人,抵制到無法繼續介紹這座森林的美與珍貴,抵制到還不了當初買森林的債,口出惡言,獵巫式的妖魔化,為什麼不再給他一些機會?藉此讓更多人知道百步蛇的美麗?
其實只希望有不同角度想法,多些同理。他以自己為例:「因為當我自己在面對很多的人與動物衝突是不太喜歡用危害字眼,像是獼猴、石虎、狩獵、野豬等等,慢慢地發現越來越難『義正嚴詞』,而希望更貼近不同文化與不同生活領域的人,也期望自己更謙虛貼近大地,聆聽不同聲音,但仍期望自己往更理想的自然生態方向努力,即使與別人意見相左。」
姜博仁認為事件造成許多情緒發言,仍樂觀看待報導與網路反應帶來的改善與對話機會。愛之深,責之切,相信阿力曼會用更好的智慧往更好的方向走,並且繼續向大家介紹,那一片美麗的森林,並希望可買下更多森林保護起來!
近幾年野生動物保育意識漸漸被帶起,過去民眾普遍誤解蛇類的心態也慢慢被導正,事件才會被報導出來。總言之,當都市人開始嚮往山林野趣,野生動物與人的相遇甚至衝突也會越來越頻繁。責罵聲中,能去了解動手的人是甚麼想法,農場經營政策是什麼之後,集思廣益妥當辦法,讓更多願意守護生態的人接受修正觀念和行為。
副蛇總科.響尾蛇亞科.分佈於台灣的南部及中部。
出血性毒,被咬傷後局部腫脹、瘀血、傷口流血、劇痛,全身性症狀是血小板降低與各器官出血!
(資料來源:http://goo.gl/mQ3Cf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