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污嚴重人人有感,但管制空污如何下手?就在全台民眾「反空污抗暖化救健康」大遊行前一日,環署特地召開記者會表明這一年來空污防治的作為並回應民間訴求。
對於民眾要求逐年淘汰燃煤電廠,環保署署長魏國彥表示,今年台中火力電廠配合空污降載後,證明降載效果有限。不過,他引用美國研究,說明燃煤加上多空污跟健康等外部成本後,價格將比天然氣還貴。
未來台灣應有多少能源來自燃煤?若把能源分配想像成一套大餐,各項電力來源又該佔多少比例?魏國彥強調,明年將依《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召開跨部會小組討論能源配比,各種能源的外部成本,包括排碳的災害風險、空污的健康風險、以及化石燃料補貼等,都要真實呈現,才能定出最適的能源計畫。
環署:燃煤成本高於天然氣 談能源前先看外部成本
民間空污遊行的訴求中,「逐年淘汰燃煤電廠」、「落實低碳能源」都與能源相關。但雲林與台中提出管制或禁用生煤及石油焦條例時,卻未獲環保署支持。魏國彥解釋,把全國燃煤電廠關掉,空品一定好,但電力怎麼來?最後還是要回歸能源供應與配比問題。
魏國彥說明,雖然能源不屬於環保署業務,但《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通過後,環保署被賦予減碳責任,減碳就要談能源,明年跨部會討論能源配比前,應要先算出各種能源的真實成本。
魏國彥引用一篇美國研究資料指出,將環境損害加入計算後,燃煤每度花費近11元,遠高天然氣、核能及太陽能。魏國彥說,這數據各國不同,也未納入核廢料等成本,但台灣未來計算真實成本時,健康捐、能源稅、燃料稅,及化石能源補貼等都應納入考量。
環署強調已加強空污管制 將加強民眾溝通
對於民眾認為空污惡化,應管制固定污染源,環保署卻總是回應空氣品質已經逐步改善,並將重點放在交通工具,政府與民間的落差在哪?
空保處處長陳咸亨強調,管制空污要多管齊下,不能只管制一兩個工廠,而空氣品質確實逐年改善,以PM10為例,從2005年年平均54.8微克降至43.1微克,但近年民眾意識提升,所以感受特別深。
陳咸亨強調,政府正在進行許多計畫,但民眾還不清楚,環署將加強溝通。例如:環保署八月就已展開「清淨空氣行動計畫」,300多項計畫正在進行中,要在2020年將PM2.5年平均值降至15微克。而在制定有害空氣污染物(HAPs)的管制標準方面,也已納入13種VOC、重金屬、戴奧辛等,項目是否需再增加,可以再討論。
在監測方面,監資處處長蔡鴻德說明,現在台中市等六都工廠的即時排放資料都已上網,未來要擴及全台,同時監資處也推出個人用的PM2.5微型檢測器,開放全民共同打造空品大數據。
環保署環境即時通APP,除了全國空品測站外,六縣市工廠的即時排放值現在也開放供民眾查閱。資料來源:環境即時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