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教育的另一種可能 | 環境資訊中心
自然人文

環境教育的另一種可能

2001年05月25日
作者:王緒昂

一位從事自然體驗引導的老師邀我前往雲海國小,參與一個為國小高年級學生所辦的活動。在兩天一夜活動中,我被安排有著一場夜間的講座、以及第二天的日間觀察行程。對我而言,無論是野地裡的觀察、或在室內的經驗分享,都不算是陌生的事。但這一回的活動設計,卻著實讓我驚訝,忍不住為它喝采,成為我所帶過的自然體驗活動中最難忘的一次。

我負責的課程在傍晚開始,為孩子們介紹台灣的蛇類。如同往常的課程進行般,大家以或畏懼、或興奮的心情,七嘴八舌地進行這堂室內課。除了孩子們與我互動良好、針對問題較有反應之外,這群孩子以及這樣的課程安排實在與我以往的經驗並無明顯差異。

在當晚課程結束後,看著孩子們紛紛走入飄著細雨的操場,而後爬進帳棚中就寢時,我開始羨慕這些孩子能有著不同於大多都市學童的野外生活經驗。家長們也必須嘗試放開孩子,即使是在這樣的天氣裡,仍然要讓他們在帳棚中過著團體的生活。這樣的景況也使我明白這個活動的特殊性。

家長們是輪流擔負起拍照、記錄、交通與伙食等工作,當然,也必得伴隨著孩子們一起成長──家長所看到的,是生活在同儕團體中的孩子,如此特別的經驗,將有助於父母看到孩子的另一面,使家長更了解其子女。

與老師閒聊後,才知道安排我參與課程的原因:這群孩子是她帶起來的,這些年間,她謹慎地為他們規劃適當的活動,讓他們逐漸習慣戶外的生活,也學習在野外成長。當安排的戶外生活期間愈來愈長時,如何讓孩子們更加瞭解戶外生活所隱藏的危機、如何克服對野外生活莫名的恐懼,也就益形重要了。認識危機是解決問題的最佳辦法,因此,安排蛇類介紹的課程可使孩子免於陷入遭遇蛇類時的恐慌。

在天黑前有個極具特色的活動「Solo」:老師在山路沿途每隔數十公尺放下一個學童,要求除去包括手機、書本這些可能干擾活動進行的物品,目的是在讓他們能習慣於孤單的時刻。而當活動的時間由10分鐘逐漸延長後,孩子除了漸漸能在山中獨處,也能逐漸適應黑暗。一切的規劃,都將使我們的孩子能擁有獨自生活的勇氣,也使其具備戶外生活的能力與智慧。

第二天清早,孩子們從帳棚中爬出,在操場的一角準備做晨操。跟隨老師的指示,我配合著孩子們的動作,進行著極為特別的肢體動作。這些動作多半與平衡有關,再搭配著鼓勵性質的話語,企求同時達到身體與心理的平衡。

當天戶外觀察旅行後,老師召喚大家在水庫旁坐下。於進行一段時間的個人靜默體驗後,要求孩子們寫詩並逐一唸出分享(當然這也是長時間培養後才可能做到的)。有時寫詩、有時繪畫,除了引導孩子們在山林田野觀察,更試圖讓他們能將心中對自然的感受以文字、色彩表現出。

反觀過去我們的教育過程,學校的自然課限定在課本的內容,課本以外的呢?我唸高中時曾向老師詢問有關「營塚鳥」的資訊,老師並不了解、可能也因這並非課本內容,而給予我極為冷淡的反應。那麼學校推動的戶外教學呢?也多半停留在低層次的消費性旅遊型態,並未能藉由校外參觀達到輔助教學的目標。同時,雖有老師願主動承擔帶孩子進行戶外參觀的責任;但仍有為數眾多的老師,因為怕事而使學生只能待在室內以圖片、教具進行傳統的自然課程。如果學校單位無法妥善提供野外的學習機會,何不讓另類的自然課存在於校園外?藉著長久的合作來培養彼此的信任與默契,為學生提供適當的研習機會。

這位引領學生體驗野地生活的老師,原本單純只是個學生家長,但她主動到學校為學生籌辦自然體驗的活動,而後擔負起社區孩童的戶外課程規劃,成為制式課程之外重要的教育環節。我從活動過程中看到了許多細膩的設計,也因此明白,自然教育、環境教育有著除了瘋狂開辦教育研討會外的另一種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