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研究較不關愛醜動物 恐衝擊保育 | 環境資訊中心
國際新聞

科學研究較不關愛醜動物 恐衝擊保育

2016年03月08日
摘錄自2016年3月7日中央社雪梨綜合外電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根據一項新的研究,以無尾熊和袋鼠做為科學研究主題的數量,比澳洲齧齒動物和蝙蝠要多,顯示「醜」的動物吸引到的研究和經費較少。

法新社報導,這項本週將發表在「哺乳動物評論」(Mammal Review)的研究說,偏愛較具吸引力的動物,意味儘管長相「醜陋」的動物占澳洲土生動物的45%,牠們卻很少成為熱門科學研究的題材。

他說:「我們對牠們所知甚少,我們很容易完全忽略牠們,但每個人都知道無尾熊和袋鼠的模樣。」

西澳梅鐸大學(Murdoch University)野生動物生物學家佛萊明說,這種偏見對保育構成潛在衝擊,對於那些通常為小型夜間動物的重要性認識不全,使牠們更容易受到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