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岸風機政策環評過關 避開白海豚棲地500公尺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離岸風機政策環評過關 避開白海豚棲地500公尺

2016年07月12日
本報2016年7月12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不要再拖時間了吧」面對新政府急迫推動綠能,在離岸風電政策環評第二次初審進入閉門會議時,環評委員們紛紛如此表態。於是此政策環評獲建議通過,將在修正後直接進環評大會進行確認,包括環團最關心的白海豚、候鳥與漁業補償都將訂定相關規範。經濟部能源局更承諾,這些風場的劃設,會避開國家重要濕地等14項重要保護範圍。

台灣離岸風電將集中在西部海岸,恐衝擊白海豚。圖僅示意用途。為愛爾蘭海上離岸風機。攝影:Andy Dingley(CC BY-SA 3.0)

能源局表示,與陸域風機開放業者各自選址申請開發而引發爭議不同,離岸風機改採區塊開發政策。

在三個示範區起跑後,也在3月展開第一次政策環評,讓政府各部門能事先協調、整合資源,並預先迴避敏感及保護區。能源局打算,將來每三年公告一次可開發區塊,約500~2,000MW,預計在2020年達到4,000MW的目標。在綠能總目標10GW中,離岸風電可說肩負了不小的期望。

36風場主要集中在西海岸,六成更設置在彰化。圖片來源:翻拍簡報資料。

僅存約60隻  風機施工噪音恐衝擊白海豚

在政策環評中,能源局列出36個風場作為潛力場址,主要集中於中部的西海岸,且六成位在彰化。由於風場與白海豚、候鳥與漁業重疊,尤其白海豚目前已經只剩下60隻左右,而受到民間關注,要求近海的風場應該退後。

林務局代表指出,白海豚的主要活動範圍在苗栗縣龍鳳漁港至台南市將軍漁港海域之間,根據10萬張照片做出統計,牠們主要出沒在水深7.65至32公尺,有95%生活在水深15米以內。因此在討論過程中,一度出現能源局是否先取消近海的29號風場、縮小26號風場。甚至彰化環保聯盟總幹事施月英建議,連27、28號也刪去。不過,擔任主席的副署長詹順貴表示,經討論後發現26、27、28、29號風場,其實離岸已有6至8公里,且水深達28公尺以上,距離白海豚棲地已有一段距離,若這些風場的水深僅有15至20公尺,環署就會建議能源局刪去。

環署要求,風機的基座位址需距離中華白海豚野生動物重要棲地500公尺以上。並要求在施工前進行四季以上的調查,與限制打樁施工工法、聲量180分貝、發現白海豚活動及立即停止施工等。不過環團仍擔憂500公尺的距離太靠近,簡直是貼著邊線,不足以作為緩衝。

台灣西海岸保育聯盟吳慧君便質疑,目前國內對白海豚的研究仍相當不足,連林務局也坦言並無白海豚聽力的研究,但若從德國對其他海洋哺乳類動物的研究來看,80公里遠的噪音就可能讓生物逃離,20公里遠的噪音更可能影響生物行為。吳慧君擔憂,若工程持續不斷,再加上漁船等噪音互相加乘,可能讓白海豚為了逃離而迷航、遠離棲地。

DSC_1381

環團擔憂離岸風機的設置將衝擊白海豚生存。攝影:賴品瑀。

除了對白海豚訂出規範,環署也要求離岸風機必須避開國家重要濕地、定置漁業權區、水產動植物繁殖保育區、保護礁區、人工魚礁禁漁區、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野生動物保護區、中華白海豚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國家公園、台灣沿海地區自然環境保護區、國家級風景特定區、水下文化資產保護區、二級海岸保護區、台灣重要野鳥棲地,共14項。

風機、漁業如何共存?  環委:需與漁民共享利益

面對民間為了生態與漁業權,要爭取風機退出近海地帶,能源局則表示,水深要退到50公尺以上不是不能做,但將面臨技術、成本的考量。對此,代表苗栗苑裡反瘋車自救會的工程師王偉民則提出,目前的規劃中,不管距離遠近,享有躉購費率都是一樣的,業者當然會搶水深較淺的風場,反而形同在鼓勵在近岸作風機,遠的反而會沒有人要作。

至於與漁民如何共存相處,目前著手試辦區的廠商建議,應該訂出相關補償與溝通機制。漁業署也說,既然能源局師法英國進行政策環評,那麼也應該效法英國在政策形成初期,就有漁民團體的參與。環保聯盟秘書長陳秉亨提出更靈活的建議,以入股取代補償;環評委員廖惠珠也認為,不說補償而要說利益共享,讓漁民有「風機做的好我就賺得多」的想法,就會支持。因此環署建議能源局,除了訂出與漁民溝通的機制、漁業補償的合理規範等,也應將入股等手法納入,供個案將來進行時可以參考運用。

新政府上台政策環評首例 

此案是新政府上台後第一個通過的政策環評,詹順貴認為,這表示了新政府對綠能不再怠惰,與對環境的承諾。

之後除了環署已經宣示要做的水泥與礦業環評外,尚有進行中的科學園區與鋼鐵業政策環評,而因為杉原棕櫚案引起爭議,而由政院拍版的觀光政策環評,詹順貴則表示預計在六個月內將以國家風景區來做,考量每一個國家風景區的在地特色、服務設施等條件。

作者

賴品瑀

新店溪下游人,曾在成大中文與南藝紀錄所練功打怪撿裝備,留下《我們迷獅子》、《我是阿布》兩部紀錄片作品。現為人類觀察員,並每日鍛鍊肌肉與腦內啡,同時為環境資訊電子報專任記者,為大家搭起友誼的橋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