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7月18日
摘錄自2016年7月16日自由時報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雲林林內小白猴誕生後,猴群聚集的台三線旁廢棄屋成為觀光新據點,常有人餵食猴群;鄉長張維崢提出設置「獼猴保育區」計畫,架設電圍籬以隔離人猴;他強調,目前猴群瘦弱掉毛,明顯病了,籲民眾別再餵食。
林內鄉長張維崢指出,台三線旁的廢棄屋的台灣獼猴族約有50隻,由於長期習慣被餵食,幾乎喪失自行覓食的能力,而據日本實際案例,開放餵食野生猴子,會因食物而衍生人猴衝突;加上獼猴野性強,具地域性,觀猴民眾如不慎觸怒猴群,易被攻擊甚至咬傷。
張維崢強調,林內鄉雖有獼猴驅趕計畫,但只有五名人員,負責區域包括坪頂、湖本、林茂、林北及林南村,面積廣大,且驅趕只能發揮短期效果,猴群最後還是會回到原棲地,所以他才提出「獮猴保育區」計畫,希望讓保育區變成「移地教學」的場域。
林管處表示,會先在廢棄屋處設立告示牌,並請縣府提出保育計畫,將送交專業人士評估,並訂定「野生動物保育自治條例」,明定餵食罰則,防範人為餵食所引發的衝突及衛生問題,以維護獼猴生態、防範人猴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