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見效 多數座頭鯨種群移出瀕危名單 | 環境資訊中心
國際新聞

保育見效 多數座頭鯨種群移出瀕危名單

2016年09月08日
2016年9月7日中央社華盛頓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今天宣布,隨著國際保育工作取得成效,美國已將座頭鯨(Humpback whale)多數種群移出瀕危物種名單。

美國和國際間過去40年的保護與復育工作,使全球14個座頭鯨種群片段中,有九個的數量擺脫歷史低點回升。

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NOAA)主管漁業的助理局長索貝克(Eileen Sobeck)說:「這確實是個生態保育成功的故事。」

英國「衛報」(Guardian)報導,NOAA說,自國際社會近50年前禁止商業捕鯨以來,座頭鯨數目已穩定回升。

索貝克說:「在我們的海洋環境中,座頭鯨等各類鯨魚扮演著重要角色。」

商業捕鯨導致種族數量大幅減少,美國1970年將所有座頭鯨列入瀕危物種名單,如今只有4個種群片段仍在瀕危名單中,另一個列入受威脅名單。

NOAA說,國際捕鯨委員會(International Whaling Commission)1982年作出迄今仍有效的暫停捕鯨決議,對座頭鯨數量回升發揮了重大作用。

NOAA在2010年將全球座頭鯨重新歸類為14個獨立種群,2015年提議將其中10個種群從瀕危名單剔除,並在作出最後決定前,開放公眾提供意見9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