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萬物為本 無處不生物廊道 | 環境資訊中心
國家公園

以萬物為本 無處不生物廊道

2006年07月26日
作者:廖靜蕙(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你注意到了嗎?在陽明山國家公園多了給野生動物穿越馬路的設施。對於這個設施,越來越多人知悉,並給予正面的肯定。甚至有網友在部落格上為這個設施喝采,在文章中提醒讀者尊重動物的生存權益。這項設施是以生態工程施作,動物通行專用的「微型野生動物生態廊道」。

生物廊道:不止以人為本,且以萬物為本

誘導欄網(圖片來源:陽明山國家公園網站)1995年,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開始針對園區內因道路意外死亡動物的監測,黃光瀛和助理,借助電腦、GPS衛星定位系統等科技產品,收集、 記錄、統計死亡動物的物種、意外路段、數量。本身具備博士學位的黃光瀛,除了是獸醫師外,同時也是動物學專家,在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研修漁業暨野生動物經營管理,專攻鳥類,尤以猛禽為專長;回到國內,在台灣大學生態暨演化研究所取得博士學位。而這些豐富的動物學及獸醫知識背景,養成他對野生動物的尊重。

根據了解,黃光瀛長期於陽明山救傷園區野生動物,了解到很多野生動物的傷亡是與人類活動息息相關。除了救傷外,他已經紀錄了上萬筆動物遭車輛輾斃的 記錄,動種繁多,舉凡陸上走的、土裡鑽的、甚至天上飛的,除了魚類沒有以外,「螃蟹、兩生類(蟾蜍、蛙)、蜥蝪、烏龜、蛇、各種鳥類及哺乳動物(包括刺鼠、溝鼠、鼬獾、白鼻心、穿山甲)等等不勝枚舉……」這些 記錄不但記載著一個生命的消失,更逐漸形成一個物種退化的圖像。而這些記錄,不過10年時間,若要類推到更久遠,不難想像生態上的耗損。黃光瀛根據這些紀錄以及撿拾回來動物遺體,細心整理,作為陽明山物種類別的參考,或製成生動的標本,成為保育生物學及生命教育的素材。

除了這些消極性的做法,黃光瀛更據此發展了「動物穿越道路涵洞」的計畫。2004年根據這些平日累積的結果,陽明山國家公園於陽金公路及101甲縣道設置五處道路地下生態廊道系統,設立野生動物穿越道路涵洞,是台灣第一個專屬野生動物的地下道。自2004年8月實施以來,截至2006年2月的統計,至少有15種動物、2500隻次的動物受惠。而在這路段,動物的死亡率明顯降低。為了使小動物們能習慣這條涵洞,於入口處設置喇叭口及誘導網,讓小動物能順利進入涵洞,並且常加以利用。

一旦面臨施工,繁瑣的行政協調更是驚人,須先經過道路主管機關、土地所有機關、電力公司、中華電信、光纖單位、自來水公司、台北市政府、瓦斯公司……等等不下十個單位的會勘核准同意,完工後還收到相關單位「利用道路工程設施受益費」之徵收函文,管理處須回函解釋是野生動物受益而非人類受益,因而免徵,令黃光瀛印象深刻。

無處不生物廊道

阻絕設施生物廊道Underpass意即穿越的通道,原意為在遭切割而分散零碎的棲地之間,以人為的方法建構通道,連接兩地的動物棲地,減少因為道路切割造成的隔離,導致物種其因交流減少。台灣棲地的破碎化起於中橫公路宜蘭支線的開發,切割了後來成立的雪霸及太魯閣國家公園,因此在被切割的兩者之間造林,使得兩邊的台灣黑熊等動物得以往來。

國內已逐漸落實生態廊道的概念。在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採地下穿越道路涵洞的做法,設置誘導網兼阻絕設施,誘引動物循地下廊道穿越馬路。在玉山,管理處則是以粗棉繩架設天橋,但後來發現這樣的設計只獨厚了會爬樹的獼猴,目前還在設計其他動物也可利用的廊道。而在墾丁的屏鵝公路上,則開闢了約50多條的隧道,專門提供給陸蟹使用。

以上屬於微型的生態廊道,較大規模的生態廊道則有「中央山脈生態廊道」,北起插天山,南至大武山,連結成為南北長達300公里之綠色生態廊道。(下期待續)

北起插天山,南至大武山,連結了插天山自然保留區、棲蘭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雪霸國家公園、太魯閣國家公園、丹大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玉里野生動物保護區、玉山國家公園、關山野生動物棲息環境、出雲山自然保留區、雙鬼湖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以及大武山自然保留區等11個保護區區塊,成為南北長達300公里之綠色生態廊道。

本文與營建署國家公園組合作刊登

作者

廖靜蕙

環境記者/自由撰稿人,致力於生物多樣性主流化。從事社工10餘年,認知到再弱勢的人都可以為自己發言,決定轉投生態保育,為無法以人類語言發聲的生命與土地寫報導。現居台北市,有貓、有龜,以及一些過客。個人粉專「小麻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