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明天的台灣→聯電晶圓五廠環評事件的省思 | 環境資訊中心
公共論壇

沒有明天的台灣→聯電晶圓五廠環評事件的省思

2000年05月02日
作者:廖先生

當聯電晶圓五廠因為未做環境影響評估,被處以停工處罰一事,在國內造成一些震撼。聯電一直認為施工完全依法行事,並無任何機關告知必須做環境影響評估,因此聯電並沒有錯。甚至揚言,必要時將要求國家賠償。這件事立即引來一陣熱烈討論,也有教授級的環保專家為聯電抱屈,認為沒有實際污染行為認定者,單以程序瑕疵責令停工有欠周延。我們不禁要問:『台灣還有明天嗎?』

此件事件透露出幾個問題,在充斥著向錢看的台灣社會,單以甘冒影響經濟發展的大不諱,敢向國內當紅炸仔雞的IC產業下刀,就讓人感覺到台灣尚有一絲絲希望。只是後續的發展,卻又讓人不自覺的感到氣餒,輿論幾乎是一面倒的同情聯電,而沒有人深切的反省台灣的環保政策,難道台灣社會只是一個見錢眼開而不顧環保的社會嗎?此事件透露出來的問題,絕對比總統選舉來的重要與嚴肅。台灣要不要有明天,這一代人如何為下一代子孫留下永續的美好山河,是我們該重視的問題。交大與清大的教授常感嘆的說:『科學園區的成立,高科技產業對環保的漠視,20年後台灣人將吃不到新竹米粉』,一些的問題有待國人深刻的省思。個人認為,以管理的角度來看此一事件,以下幾點,是國人該關注的問題:

第一:主事者居然為了討好高科技產業,美其名為發展經濟,實則拿社會成本來補貼產業,如此瞞頇與草率的做法,不可原諒 (讀者如果有興趣到園區走一趟,就可以看出園區已經快沒有綠地了,雜亂無章,毫無止盡的蓋新廠房,直覺的讓人家感覺到私人經濟才是園區主事單位的全部) 。對於此事件的處理方法,應該追究的是,為何會發生如此程序不符,卻可以拿到執照的原因與責任;

第二:聯電對此事的處理,讓人覺得台灣的企業家眼中只有功利,沒有社會責任。專家都知道,IC產業對環境的污染,絕非一般人想像得到的。而今天因為未做環境影響評估,招致停工的處分,有社會責任的企業,應該立即補足未盡法令規定事宜,以盡社會公民的責任,怎能誇大其詞,還宣稱要求國家賠償。拿社會成本來創造個人財富,這並非台灣人民所追求的經濟觀,再說,一個知名的世界級企業,居然說不知道申請建廠執照必須先做環境影響評估,那是否代表以前的幾個廠都有類似的問題?會以法令的規定來爭取權益,要求國家賠償,卻推說不知道法令規章,來逃避責任,這說得過去嗎?

第三:國內充斥著既成的事實,程序的瑕疵無傷大雅的論調。如此說來,到處可見的先斬後奏的玩法弄法行為,也就不足為奇了。而且此論調還出自於行政院環保署環評委員的口中,讓人直覺到,賺錢的事業就可以不需要守法,如此發展下去,台灣還有希望嗎?環境影響評估的意義在於追求自然永續的生存觀,絕非教授所謂的只是降低對環境的影響度而已。先進國家為環境保護所做的努力,值得我們借鏡。台灣為經濟發展所付出的環保代價,已經超出我們可以負擔的程度了。今日的私心,將造成後代子孫無可彌補的遺憾,這一代的台灣人,似乎該覺悟了;

第四:善盡公務員職責的環保單位,為了此事件,卻變成過街老鼠,人人喊打,個人不知道,國人要的公務員是閉著眼睛說瞎話、蓋圖章;還是能做事、肯負責的公務員?國人應該為環保人員喝采,而不是責難,否則,是否今後都鼓勵公務員和稀泥?

第五:台灣類似的問題還有多少?主事者是否有必要全面的檢討與補救?畢竟台灣只有一個,幾十年的經濟發展,台灣付出的社會代價也未免太高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