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域空間地方學GIS結訓 台灣地圖將再改寫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流域空間地方學GIS結訓 台灣地圖將再改寫

2006年08月28日
本報訊(李育琴、黃修文報導)

屏東平原水網團隊發表GIS學習成果由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南部辦公室、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地方知識GIS研究推廣中心,以及美濃愛鄉協進會主辦,青輔會資訊服務青年志工中心協同培力的「地方學GIS(地理資訊系統)培訓課程」26日完成結訓,未來這些人才回到各自社區,將組成地方GIS團隊,協助地方公共議題的解析與公共問題的解決。主辦單位表示,12月1日,包含台江水域、屏東平原水網和基隆河流域3個試點團隊將於立法院集體發表成果。

培力營最後一天,各團隊發表3日來的學習成果,對於GIS的應用已掌握相關技巧,包括:將已有的社區地圖電腦化、藉著衛星定位標出文化古蹟景點或描繪社區特色步道,以及衛星影像從高空俯視社區家園一景一物的遙感探測系統等。在實際操作上,透過把衛星空照圖與古地圖在GIS上結合,即可清楚了解社區地景上在這段時間的變化,並將地景的後設資料(時空背景、屬性和描述等)匯入圖層,完成該地區的地方學。

試點團隊利用GIS進行社區改造

台南社大志工隊小組討論GIS系統操作以各區域團隊的成果展現來看,台南社大志工隊將過去進行的老樹調查資料,以GIS系統定位整合,未來在地圖上即可看到已完成調查的台南市2000多筆老樹的樹種、樹冠、樹圍、地址等基本資料。而包含台南社大在內的合江水域GIS試點團隊,未來將以GIS展現多年來在社大園地所做的成果。台南社大主任秘書王複蓉表示,台江地區的教育、產業資源為該團隊關注的重要議題,未來將透過GIS 與在地居民做溝通,並和公部門對話,試圖讓偏遠地區的居民多得到一些教育資源。

屏東平原水網GIS試點團隊,將鎖定屏東平原的「污染」問題和生態資料的調查。藍色東港溪保育協會總幹事黃麗霞表示,對於屏東平原的高屏溪、林邊溪和東港溪進行的相關研究和論文出版非常多,然而卻不容易讓一般人獲取這些資料。此次加入GIS試點團隊,希望能將屏東過去10年的資料,讓人更容易整理 看到,此外,亦與屏東科技大學師生結合,獲得技術方面的支援,將屏東平原水網的地方學建立起來。

以內湖社大為首的基隆河流域GIS試點團隊發現,從3天的課程中得到了許多的靈感,對於已展開的基隆河河岸教育暨環境守護計畫,增加實際可行的技術工具。淡水河守護聯盟陳建志表示,以往基隆河在媒體和大眾眼中就只有淹水這個形象,而過去基隆河歷經了三大整治計畫,因水患治理使得此地區有非常多的人為干擾。未來將嘗試進行相關資料的整理,並且將河川污染的資料,整合入GIS平台,做出圖像的展現。在9月23日,也將於內湖社大辦理GIS研習營,把此次培力營學得的技術向外推廣。

畫出多元化的台灣地圖

在美濃地區騎腳踏車踏查除了這三個試點團隊,遠道而來的宜蘭社大將以GIS系統進行石空古道的人文訪查,台東南島社大也已經使用GIS系統處理部落自治的資料和資源,未來將推廣南島採集館的有機商品銷售管道,而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所維護的國土監測通報網,亦期望招募國土監測志工,將國土監測的行動與GIS系統結合,達到守護國土的最高成效。

GIS地方學透過試點團體的啟動,將各議題放在此平台上呈現、對話,未來台灣的地圖將富含多重功能與多元內容,在社區發展與社會改造上,GIS所扮演的角色舉足輕重。

作者

李育琴

站在南方的土地,用平躺的島嶼歷史視角,說環境與人的故事。炙風拂面,腳踏黏土之時,試著讓心保持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