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回顧:海洋保育不力 全球半數珊瑚礁受威脅 | 環境資訊中心
回顧與前瞻

2005回顧:海洋保育不力 全球半數珊瑚礁受威脅

2005年12月29日
策劃: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得票率:42%(票數:476)

世界自然保育聯盟(IUCN)10間公佈一項驚人的事實!全球約有20%的珊瑚礁,目前實際上已經被破壞殆盡了。在未來50年內,大量的珊瑚白化將變成常態性的發生。而氣候變遷目前已成為珊瑚白化死亡的主因,接下來的20至40年內情況若沒有任何改善,還會有30%面臨浩劫。

珊瑚白化就是指珊瑚顏色消失而變白的現象。在正常情況下,珊瑚呈現各種豐富的色彩,這些顏色主要來自珊瑚體內共生藻的色素;在珊瑚生理健康的情況下,共生藻密集分布在珊瑚組織中。然而,當珊瑚遭受環境改變的壓力時,珊瑚就會失去共生藻和色素而變白,導致白化。許多環境因子的改變都會引起珊瑚白化,例如﹕溫度升高或降低、光度過強或不足、鹽度劇烈改變等,這些都可能與氣候變遷有關。造礁珊瑚的最適溫度在18∼30℃之間,超過這個界限,就可能引起珊瑚白化。由於珊瑚生長在熱帶海域,夏季時的高水溫本已接近適合其生長的臨界高溫,即使是水溫上升1∼2℃,都可能造成大範圍的珊瑚白化。白化的狀況若持續超過十週,就會導致珊瑚死亡。

破壞性的漁撈活動如炸魚或毒魚,也會造成珊瑚礁受傷而白化,將減少珊瑚覆蓋面積或降低魚群的數量。其他如沈積物溢流、污染、過度捕撈以及外來種入侵等也嚴重破壞珊瑚生態系,並成為珊瑚白化的壓力因素。

為了挽救全球最豐富的海洋生態系──珊瑚礁,除了致力於降低碳排放量以減緩全球暖化,避免大量珊瑚持續白化死亡之外,成立海洋生態保護區以抑制其他人為傷害珊瑚礁的因素,也是保護珊瑚的重要工作之一,但至今全球只有1%的海洋受到保護。IUCN警告,除非因應氣候變遷採取相關的緊急措施保護珊瑚礁,否則在未來40年內,全世界珊瑚礁將會有一半面臨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