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署何時才能正確處理環保政策議題?以保麗龍政策公聽會為例 | 環境資訊中心
節能減碳

環保署何時才能正確處理環保政策議題?以保麗龍政策公聽會為例

2000年07月17日
作者:拾荒老人

一場保麗龍禁用公聽會後,已有不少媒體報導該天會議是各自表述與了無新意,筆者以這幾年對環保署及相關問題的觀察,這一陣子已對環保署多次建言建議環保官員應真用點心辦事,特再以此次會議中正反兩方之意見,提出一些建議供大家後續思考此類議題的參考,並請環保署不要在原地踏步或任意踐踏民間團體的各種努力。

首先在剛接到環保署的公聽會開會通知後,報紙及新聞媒體便以大篇幅指稱〞環保署已訂出保麗龍禁用時程〞標題,此是記者們斷章取義?或是環保署已胸有成竹,召開會議只是敷衍或假民主之名,最後通常仍由不敢負責任的幕僚,以黑箱作業便擬逕行實施?雖然邀請名單列一大串有何意義?環保署常以用公聽會名義廣發英雄帖,但每從會後會議記錄上看,有多少真正代表性的出席者。最後在呈報上級由署長裁示或對外發佈一定指稱已經環保團體或大家開會後,彙總大家意見完成修訂或制定,但內容卻不見得真能解決問題。就如〞中華民國永續發展策略綱領〞報院時對外稱已召開多次會議,但若向一些民間永續團體求證,沒多少人認同其內容的。

對此次公聽會之結論,可以環品會劉秘書長所言,從其在環保署任職時至今十年來並無新意,果真世界各國都曾討論禁用或有害健康,為何沒有人拿得出充分的理由或真正的報告,僅是任由大家各自拿出自己的收藏品或不知說了幾年的論證,表達對保麗龍之正反面說詞。若依廢清法中規定,當某項物品或其包裝、容器有嚴重環境污染之虞者,中央主管機關得予公告禁用或限制製造、輸入、販賣。想請環保署的是,何謂〞嚴重污染環境之虞〞,是否有量化指標或明確,以目前廢日光管、廢農瓶等,其回收量未達一定量前,其污染程度絕對超過保麗龍,為何不禁用?核能發電也有潛在危險,為何要建?環保署目前對已知具毒性物品或已嚴重污染情事都解決不了,何來理由說保麗龍有污染之虞?

若說保麗龍有衛生或對人體健康有害,主管機關便是衛生署,環保署在現有職責已明確將保麗龍容器公告為應回收且已納在資源回收制度下,最重要的應去落實回收的成效,而非逃避自己的責任,卻要去管自己插不了手的問題,如研究其毒性或對產業之衝擊。一個環保主管機關引用國科會一份六年前的研究報告便以可能有毒,是多麼沒有科學求證精神。殊不知國科會的研究報告,並不具任何法定依據,且六年前的研究,其研究樣品之材質是否與現市場流通之保麗龍為同類產品?國科會大部分的研究報告有多少是僅供學術研討及一篇碩士論文而已?既引用該論文,卻不提人名,誰知是那科系的研究?前段之論述也僅引用任意指稱研究報告或專家指出,一份官方文件為何不拿出文獻或正式報告,環保團體以監督立場或因沒錢研究,用傳聞或引章據點拿出粗糙的資料還情有可原,但政府切不可以空泛說詞想蒙騙大眾。環保署已有太多案例,都只是花錢請些人發表些言論,便認為是在辦事,那種愚民時代已過。

很可惜的是環保團體大多數是以因保麗龍有害人體或不易回收及處理為由,持贊成禁用或限用。禁用或限用,都因有其理由,但還是要有正確的教育才是,包括政府真正瞭解問題是所在,做出正確判斷,或透過社會教育管道,民眾不去製造、販賣或使用。但由十多年來老問題還是存在,各種媒體不是沒有報導過保麗龍的害處,但有多少人理會?此點便可看出我們是否真的有做真正的環保教育?以曉明女中為例,早在十年前以來,為落實環保,除不時體驗簡樸生活外,全面實施垃細分類之減量與回收,學校早便禁用保麗龍餐具。台北市有多市民承認因實施垃圾費隨袋徵收後,才開始學分類。該做、能做的,只要有用心,任何崗位都能做裁量,也早該可以做。如果一個口號或呼籲十年沒有成效,要檢討的應不是保麗龍,而是我們所持的理由並不充分且未為大眾認同或應檢討其為何仍有市場?

若僅談資源回收成效來判定,那還有多少比保麗龍嚴重的問題,如環保團體一直最在意的複合材質及包裝過量,雖然工業局已在推行綠色設計,但如環保標章產品之推動一樣,一年僅有幾項產品,執行單位也不過是商業單位,與環境保護之迫切,有段差距。又若以產業發展角度而言,若保麗龍有問題,政府何不以輔導或技術發展去改善,而非鴕鳥心態或變相打壓。

最好笑的是,保綠基金會以環保署認證過的回收量數據提出多年他們的努力,卻遭現任基管會委員成員之一的另環保團體代表指稱基管會之稽核本就是人所皆知的有問題。沒錯,因著政府的無能,地下工廠倉獗,回收量的統計,的確會有誤差。但此責任在政府的稽核與取締,以其身為基管會委員成員為何未監督基管會?那基管會是否其他所有的統計數據都有問題?今日環保署才發佈資源回收與再生的市場價值與創造就業機會,保麗龍餐具回收系統是否也有貢獻,或不應計入?保綠基金會所做,會輸給現在的基管會?真正要檢討的是環保署自己。

以曾任公務員多年的心得,環保署真的是自己放棄了環保專業的地位,凡事假託學者專家或環保團體,自己卻不深入建立準則,正確判斷及做對的事。也不去面對真的問題,許多工作本就應持續去研究分析,而非人云亦云,被牽著鼻子走,是成不了事的。曾有一期環保工程學刊中曾探討在台灣一些環保議題或政策討論,媒體、環保團體角色所扮演正確資訊的傳達及科學驗證的引據,不是沒有問題的。目前國內環保團體或消費者團體,總人口有多少?與其他國家以萬人計,是差太遠了。要談公共政策議題,應有更細密的處理流程,新署長的新思維與創意,應多加發揚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