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蘭嶼――愛戀獨木舟 | 環境資訊中心
攝影賞析

珍珠蘭嶼――愛戀獨木舟

2006年09月10日
文字/攝影:munch

我的觀看,是一種景仰;孩童的觀看,是一種傳承 

我喜歡這張照片,不只是因為照片外的我,深深被蘭嶼獨木舟所吸引,也因為照片內的蘭嶼孩童對獨木舟的好奇。我的觀看,是一種景仰;孩童的觀看,是一種傳承。

對於達悟人而言,獨木舟是家人        獨木舟的家

蘭嶼的獨木舟具有一種惑力,因為他是美學工藝,也是生活器具。男人的海,女人的田。蘭嶼傳統中是一個分工的社會,海上的男人,獨木舟是最好的伴侶。港,在蘭嶼是不必要的,對於達悟人而言,獨木舟是家人,不該被遺棄在海邊,上岸總是要合力推回家。傳統中獨木舟的家,石頭牆、茅草頂,遮風避雨絕不簡陋,甚至還為他裝上個門,就怕獨木舟心情不佳。

蘭嶼獨木舟有大小之分,大型獨木舟可搭10人,小型獨木舟1人操作。傳統中蘭嶼人平常單舟捕魚,飛魚季合力捕飛魚,一般而言小舟即已夠用,為何還出現十人乘坐的大舟,根據達悟老人的說法,在早期蘭嶼沒有環島道路,乘舟繞島而行,是最便利的交通方式,因此多人乘坐的大舟有其必要,另一方面大舟象徵財富與家族勢力,更是征戰的利器,於是大舟在蘭嶼成為必備用具。群舟顯也出達悟人的團結性,不僅合力捕魚,捕到的魚也會分送親友,在無私的社會,達悟人從不貪多。

傳統不花俏的獨木舟        傳統獨木舟圖騰

傳統的獨木舟並不花俏,僅有白、黑、紅三色,白是貝殼粉,黑是鍋灰,紅是植物汁液,三種顏色對於具有藝術天賦的達悟人,就足以繪出美麗的圖騰。吃過的林投果實殘存的纖毛,達悟人把它當刷子,沾著紅黑白三色顏料,就在獨木舟上繪出色彩;但因為天然顏料不耐水泡,傳統獨木舟大概下海一次,色彩就全泡湯,就又得重繪;不過還好,除了祭典時刻需要繪的漂亮,平常就畫個眼睛圖騰,獨木舟就能下海而行。到了現今,油漆倒是一大改進,蘭嶼獨木舟繪得漂亮,不再有掉漆問題,相對也能保持長久。技術在變,但是傳統圖騰不能馬虎。瞧!獨木舟的眼,依舊是圓圓的大眼睛。

象徵獨木舟有靈魂的獨木舟之髮

至於這個裝在獨木舟前的飾品,可不是風向計,它是獨木舟的頭髮,構成獨木舟完整的身體,展現達悟人相信獨木舟有靈魂的信仰,那是一種謙卑平等、萬物有靈的世界觀。在現代浪潮下,獨木舟成為迷你的工藝品,不再是藍海上漂浪的男兒,失去海洋的襯托,美麗有點孤單!

拼舟獨木舟

獨木舟並非一棵樹木雕成,它是經過繁複的選材、祭祀程序,由20多片木板拼湊而起的船舟,學者稱它為拼板舟,船體弧線的流體力學,讓舉世讚嘆。但造舟技術,在蘭嶼已經是少數造舟老師傅還懂得,早期一把砍刀造出一條獨木舟的男兒本事,終究會隨飛魚不再,觀光經濟的來臨,成為一種絕學。

再深望獨木舟一眼,可愛的達悟小孩們,在你們眼中,可瞧見像我這般外人的渴望。那麼學習造舟吧!別讓獨木舟在暗處神傷,那不是為滿足我加諸於你們的文化懷想,而是為了延續你們尊貴的傳統,在這個無法捕魚維生的經濟年代,就從漁夫變藝師,讓我們這群仰慕者,甘心奉獻金錢來到島嶼,恭敬的在獨木舟前謙卑以對。

本文轉載自作者部落格「漂浪‧島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