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地方學GIS試點與推廣先期計劃(三) | 環境資訊中心
酷玩GIS

2006地方學GIS試點與推廣先期計劃(三)

2006年10月11日
作者:林伊克(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監事)

「2006地方學GIS試點與推廣先期計劃」擬結合民間團體與社區大學,佈建「地方學GIS暨環境議題知識團隊」,導入空間資訊科技,將環境議題資訊空間化,以解決公民參與的資訊不對稱,與數位落差之困境。目前正在進行的試驗地區包括:台江水域、高屏溪流域、基隆河流域,就各試點區域的2006秋季行動方案說明如下:

台江水系博物館地方學資料庫建置計畫

台南社大志工隊小組討論GIS系統操作由台南市社區大學、台江文化促進會共同合作,建立台江地方學水系資料庫,其主要公共空間範圍為台南市安南區,亦即舊台江範圍。在公共議題的設定上,鎖定台江水系歷史及污染現況調查、安南區淹水區域原因探索、安南區未來區域發展建議,以及中石化安順廠污染範圍確認。

本試點團隊將藉由安南區水系資料之整理,逐年蒐整舊台江地區(現多在安南區)之水利、人文、地理變遷及產業發展等台江學基礎脈絡資料,以掌握安南區發展紋理,進而對其河流、土壤污染、區域淹水、農漁養殖業轉型、科技工業區發展影響等議題提出議題觀察,並內化為地方學課程,作為未來台江社教體系推動學習之學程內涵。

台江水域團隊預期達成的成效有:建立台江水系地圖,並成立台江學資料庫工作小組,以及完成GIS種子工作人員培訓等。在地圖的需求和產出方面,將利用安南區水利灌溉系統圖、不同年代的衛星空照圖、都市計畫圖、水系分佈圖,以及地籍資料圖,預計產生出包括台江水系地圖、中石化安順廠(舊台鹼)污染地圖、淹水區域分析圖、傳統產業地圖,以及歷代開墾脈絡圖。

台江水域試點團隊期望透過此項計畫,將台江水系歷史與地區拓墾的關係加以論述,此外,並將深入了解台江水系資料累積的重要性、導入GIS與台江水系資料建立的關係,達成地方學訪談的方向與目標,以及將地方學訪談累積的成果呈現出來,並且將地方學資料進行轉化與GIS檔案建立。

這個試點計畫的靜態展示包括:安南區河流污染現況圖像陳列、中石化安順廠(舊台鹼)污染及人物訪談圖像陳列、農漁產業分佈圖及訪談資料陳列,以及生態資源圖像陳列。在動態展示方面,將進行安南區河流污染及灌溉水系訪調,以及中石化安順廠污染歷史及現況訪調簡報。

後續可透過此計畫進行的公共議題有台江地圖學與在地學校教育,以及台鹼污染地圖與污染博物館的推動。

屏東平原空間試點計畫

屏東平原水網團隊發表GIS學習成果「高屏溪離牧政策、屏東平原畜牧污染、河川污染之空間關係計畫」試點團隊,由屏東縣社區大學、藍色東港溪保育協會、屏東科技大學共同籌組。藍色東港溪保育協會12年的時間深耕於屏東的河川保護運動,及水資源的議題,從公部門的資訊累積到民間長期的調查,所累積的資訊僅停留在數位化的基礎資料,如果能夠進一步將資訊轉換在GIS的系統中,更可以清楚的協助各種訊息的整合。

2006年試點計畫將以屏東平原的地理資訊優先的建置,屏東平原是由高屏溪、東港溪及林邊溪三條河流沖積而成的平原,而今年的行動優先呈現的議題是高屏溪離牧政策後,屏東平原的畜牧污染所產生的分佈變化,及對河川污染的影響。

試點團隊將以屏東平原為建置的基礎,嘗試將高屏溪離牧政策的養豬遷移區域,進行分析研判,由環境監測報告中,分析污染的狀況與大高雄地區用水的關聯性,並檢驗離牧政策的問題。

預期本計畫成果將可做為屏東養豬污染與用水關係的檢討,以及輔助建議養豬廢水整治投入的經費配比。本團隊將利用環保署之高屏溪、東港溪水質監測圖、中央地調所提供之地質鑽探監測圖、地下水監測網等圖層資訊,最終產出屏東平原水網。

基隆河流域空間GIS之污染描繪

由臺北市內湖社區大學、淡水河守護聯盟共同組成之小組,將學習建置GIS平台,成立橫向河岸居民生態監測網,並結合已進行之基隆河守護計畫,尋求環境共識,讓河岸社區居民從不了解到覺知,進而關切、產生歸屬感;實際參與到做出行動,並讓在地居民從遊憩中學習,重整基隆河畔為終身學習的場域。

本計畫涵蓋之範圍包括基隆河流經台北市之7個行政區(南港、內湖、松山、中山、大同、士林、北投)、兩岸之河濱公園、自行車道以及沿岸易親水之區域。

在公共議題的設定上,將進行地點式的水質監測、污染源監測及分布描繪,進一步確認污染議題、擬定行動方案、檢視工作成果、倡議並推動新的工作重點。最終期望藉由議題行動方案,培養建立社區GIS建置及操作團隊,並能對行動議題提出審視與建議。

在地圖的繪製上,將利用大台北地區空照圖、行政地圖、衛生下水道佈建圖為基礎,最終完成基隆河流域空間污染點分布及污染指數,以及基隆河地點水質監測線性描述的目標。除了透過照片、GIS輸出圖、統計圖表海報做靜態展示外,並將以動態模擬污染區及非污染區之生態。後續並將提出基隆河流域空間GIS之生態多樣性的描繪等議題。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