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華再現三角湧 | 環境資訊中心
我們的島

風華再現三角湧

2006年10月13日
文字:王晴玲(公共電視記者);攝影:陳忠峰(公共電視記者)

三峽匯集了大漢溪.三峽溪.橫溪等三條河川,水利豐沛環境的保護,除了自然環境外,人文環境也是需要關注的面向。三峽老街經歷三級古蹟指定、古蹟解除,保存過程中面臨居民強烈抗爭,到最後能夠透過靈活的思維,由政府補助經費,維持私產權的歷史聚落保存方式,留下三峽老街。這過程與投入的心血,是台灣文化環境保存的重要里程碑。

三峽,一個位在台北盆地西南隅,人口不到10萬人的鄉鎮,目前是建商大力開發造鎮的熱門區域。但三峽的過去,並非像等待開發的土地一般空白,深入了解三峽的歷史,它過去是北台灣水運貿易的重要樞紐,曾經有過輝煌的一頁歷史。

三峽舊名三角湧,「湧」就是起浪的意思,由於大漢溪、三峽溪、橫溪,三條河川匯集水利豐沛,明末清初渡海來台的漢人,沿著淡水河、大漢溪來此開墾。染布、樟腦、茶葉是三峽主要物產,加上河運貿易發達,三峽最熱鬧的三角湧街,就沿著河邊發展起來。1895年,日本人佔領台灣來到三峽後,遭受當地居民激烈的反抗,日本人為了報復,放火焚街。1916年,日人引進現代建築的觀念,建設八米的商店街-民權街,也就是如今所稱的三峽老街,改變了三峽的區域發展。當時街道兩旁商店林立,像是染坊、製材所、茶行,車水馬龍相當熱鬧。其中尤其以藍染的染坊最為出名,甚至包括秀才都在街上開設了陳恒芳染坊、林元吉染坊,可見當時藍染的盛況。

透過三峽老街的建築可遙想當年的繁華景象          三峽老街在專業團隊的輔導下,進行重整工作          三峽老街重整工作

日治中期,三峽老街因為陸運開通,大漢溪水運沒落,著名店舖紛紛遷離,地方經濟跟著蕭條。如果說三峽的沒落是商業遠離的結果,老街的頹圮則成了歷史蒼涼的宿命。200多公尺長的老街,有100多座風格不同的老街屋,但房子舊了、居民逐漸搬離,風吹雨淋下的房子成了危險建築。老街存廢與否,也成為爭議的問題。

都市計畫規劃中,老街被設計為住宅區和15公尺寬的道路用地,並且在1988年完成道路徵收,此時民間搶救老街的呼聲漸起。1998年,在當時擔任行政院副院長的劉兆玄以及文建會主委林澄枝、立法委員范巽綠、朱惠良支持下,促成將三峽老街列為「具紀念性或藝術價值應予保存的建築物」,並且由政府補助三億元,交由專業團隊進行老街的重整工作。

負責修復三峽老街的工作團隊,面對的不只是建築上的評估,更有活化歷史的責任。考據每一棟建築的特色、了解屋子內主人的故事,就成了修復三峽老街的第一個重點。三峽老街的立面,充滿東西合壁的風情,就像是把中國傳統的建築,加上歐洲的古典建築語言,譜寫出三峽老街的特殊時空故事。

老街的立面雕塑充滿風情          徐裕健老師拿出老街的燈具         經過整建後的三峽老街

老街的美,在於它的歷史感;在於它的歲月淬煉下散發的古樸氣質。修復團隊在材料上,力求仿照當時的建材,工法上求舊不求新,不論外觀、裝飾、招牌,每一個小細節都不輕忽地回復每一間房子的特色。文化工作者陳盛良,從一張張的歷史照片與文獻回顧,加上與地方耆老訪談,勾勒出屬於三峽老街的器物、設備。也由於堅持純手工、古法打造,意外地發掘出許多即將失傳的珍貴技術。

古蹟修復的難處在於維持古物的傳統風味老街建物修復還有一個重大考驗。聚落保存希望以居民為主體,未來居民仍將在老房子內生活,安全性的顧慮需要建築智慧去解決。建築團隊以所謂「三明治式」的工法,讓老房子外表保持原樣,內部卻加了現代的結構,來確保安全無虞。

老街修復完成後,將成為活化的歷史保存聚落。不同於古蹟徵收、博物館式的陳列方式,老街未來可以有多元的樣貌呈現。三峽老街的整修已經進入最後階段,今年12月就將全面完工,它是台灣第一個活化的聚落保存,一個現代與傳統交疊、都市進步與文化保存的美好典範。三角湧的故事還沒有落幕,褪去滄桑的面貌,風華再起的三角湧,等待下一代接棒,繼續寫下在地的傳奇。

採訪側記

三峽祖師廟的龍柱雕刻十分細膩「清水祖師廟」是三峽人信仰的中心,李梅樹老師花了半生精力,投入祖師廟的興建,造就了祖師廟如今無與倫比的藝術地位。三峽老街和祖師廟關係密切,也是當初李梅樹老師念念不忘的。承襲李梅樹的執著精神,幾乎所有投入的匠師都懷抱著虔誠的使命感參與老街再造。保存下民權老街這歷史聚落,也留下台灣工藝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