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0月23日
本報訊(李育琴報導)
交通部台灣區國道新建工程局設計組景觀科幫工程司邱銘源以國道6號南投路段的經驗,說明「道路生態工程的理念與實踐」,提出保留合理規畫時程、跨專業資源的參與、建立跨專業整合平台、擴大地方民意參與四個方向。
邱銘源進一步解釋,在國道6號的案例中,他首先要求負責可行性評估報告的中興顧問工程司說明:在路廊哪個地點會碰到什麼問題,以及困難。此外,並成立生態諮詢小組,由專家學者所組成,以掌握規劃路段的環境敏感區。同時,在施工前,對工程人員進行施工講習、生態訓練,讓工程人員也了解工程中所做環境保護作法的意義。
在施工過程中,並進行表土保存,設置表土保存區,以在工程完工後進行邊坡植生,邱銘源認為這是既省錢又能保存原生物種的方式。在施工道路方面,為了減少對地景開挖,施工道路採用鋼棧橋的方式;而在烏溪上,由於該條溪流經景觀與生態諮詢小組現勘後發現生態豐富,因此採用鋼棧橋橫跨烏溪主流,闢建施工專用道路,約束施工車輛路線對烏溪沿線地表的干擾。
邱銘源表示,國道6號案例是透過資源投入、專家協助及環境影響議題的掌握,以及提出可行對策、整合發包文件,再加上持續成效追蹤等手段,來內化路廊與周邊環境影響的議題,因此到設計階段為止,證實是一個可行且有效率的操作方向。
邱銘源強調,國道6號的設計模式之所以成功,是因為其背後機制完善。他提出工程人員相當稱許的美國I-70公路案例進一步說明,他認為大家只看到I-70公路的最後成果,卻忘了看其過程,也就是其背後機制。I-70公路短短的20公里,卻花了15年的時間才完成,期間進行環境影響評估、民意諮詢,以及協調修正;甚至有邊施工邊修正設計的作法。而I-70的成功,更顯現這樣的機制是關鍵,也是往後台灣道路建設的工程規劃應該效法與學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