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山地農村的發展空間(下)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山地農村的發展空間(下)

2006年11月09日
文字:阿麟牯;攝影:舒詩偉

三、老農是寶

山地農村老人福利是社會福利的重要工作。高齡者老而不退 ,輕鬆愉快地工作,是老人福利的基礎。日本熊本縣蘇陽町的許多老農民,從事藍莓採收工作。老人們耐心採收一粒粒小藍莓時,他們也找到生活的目標;當老人們健康快樂地工作之際,同時也呈現出一條老人福利的光明路線。據統計報告指出:蘇陽町的老人醫療費用,一直呈現在全縣的最低水平。

借助老人本身力量,來達成老人福利目標的構想,在農村也許特別可行。日本愛知縣足助町,是個市郊的農村,老年人口的比例高達26%。20多年前為了營造快樂健康的老人社會,成立了以老人為主體的「活生生的民族資料館」,重現往昔自給自足的傳統生活文化;邀請老農民們現場表演、傳授織布、草編、摺紙、竹編等技藝,並販賣作品。成立之初,批評者認為那些過時的東西誰會去看?不是故意出老人家的洋相?支持者卻認為有舞台讓老人成為主角不是很好?到現在,這個空間已成為老人們的生活目標,傳承工藝甚至延伸到日常食品的範疇;製作的火腿、麵包等都很受歡迎,遊客們感覺老阿公、老阿婆精心製作的產品吃起來很安心、很值得信賴。地方行政首長也讚嘆地表示:如果不是老人福利設施場所也兼具為老人們賺取福利費用的場所,缺乏老人福利經費的鄉村地區實在也無法落實老人福利政策 ,更遑論如何使老人們生活得有尊嚴了。

四、生活智慧的傳承

山地農村創造老年農人的生活空間,其意義不祇是老人的安養福利,也不只是傳統技藝的傳承、山野生活文化價值的復甦;這其中更重要的是背後的教育意義。現代的城市居民遠離田園,但這並不表示人們可以離開土壤在虛空中生活。大部分的人不再勞動手腳耕種,也不表示人們可以不需靠土壤的供養。社會型態改變,大部分青少年已不復記憶含飴弄孫的親情。在現代的生活中,人與人之間是越來越疏離,生活內容也越來越貧乏。將往昔的生活文化傳承給孩子們,除了豐富他們的生活外,最重要的是傳承的過程。像織布,雖然去查閱百科全書也可了解是怎麼回事,但那與親身接受老阿婆的傳授,實際動手去體驗織布過程完全不同。老阿公和藹的話語,不厭其詳的仔細解說竹蜻蜓的製作訣竅,那種神態,完全就像是教導自己的孫子。

往日山區生活,是艱辛的生活環境與適應那環境而來的生活方式。真正應傳承給一出生就成長在豐裕社會的新世代青少年的,不是往昔艱苦生活的辛酸,而是適應艱辛環境的生活智慧與心態。農村老人以輕鬆心態重拾嫻熟的工作,傳授生活工藝;年輕新世代親眼目睹、體驗往昔的生活點滴,不再是遙不可及的故事。在傳承之間,其實潛藏著最重要的意義:那就是讓年輕世代感覺到人與人之間的互助情誼 、人與土地的和諧關係,因此鄉土教學在目前的社會型態愈顯其重要性。

教育應該是多元的,學生接受教育不祇是知識的傳承,而應是生活智能的綜合學習。目前的學校教育偏重知識傳授,「升學至上」使教育變形。而一般家庭鮮少讓學子共同參與家庭生活,祇一味促使知識填鴨。而學校教育課程也甚少融入當地生活特色。這些都令人不滿意,我們也不希望教育出不識人間疾苦的下一代。

現代社會快速變遷,現代家庭已不復往昔,家庭與地域社會的教育功能明顯弱化。在此時代背景下,山地農業鄉鎮比城市擁有更多資源。畢竟人類生活的原點是在農村,與生活環境和諧相處的智慧仍然由農村老人保留著。人與人之間相互依存 、彼此互助生產的情誼,仍是農業生產的普遍模式。在大量生產、大量流通的全球農業經濟潮流衝擊下,雖然益顯山地農業的劣勢,也益顯其苟延殘喘的頑強;但是它種種不利的弱點,卻也傳承著人類珍貴的人文價值,並啟發當前社會高度發展後的省思。只要秉持著原有的特質,滿足現代都市社會的需求,是有可能將缺點轉為無可替代的優點,掀起山地農業鄉鎮的產業革新。

山地農村的產業革新,需要老人的參與。高齡的阿公、阿婆有機會與年輕世代交會,不祇是生活智慧的傳承,彌補現代家庭生活所欠缺的祖孫親誼,同時也圓滿了高齡者的生活福祉。擔當農業實際生產的農人,在即將來臨的產業蛻變中扮演主要角色,堅持「農業本來的特質」,發揮農村魅力,讓被吸引來的城市居民,尤其是新世代年輕人,充分了解糧食、蔬果生產的過程;進而更珍惜土壤,更了解為什麼「盤中薞,粒粒皆辛苦」。農人們與城市居民密切交流,將能活潑思維也更能掌握適切的產業革新之方向。

農村產業革新、老人生活福祉、新世代鄉土教育等三合一互相結合,有可能創造山地農業鄉鎮的新面貌。也唯有山地農業鄉鎮具有最完整的資源,如何啟動產業革新?則端賴生活在山地農村的人們與地方政府共同努力。台灣農業在全球化趨勢的衝擊下,將面臨極大的困境,農村產業勢必嘗試找尋新的生存之路。(全文完)

※參考資料:「現代農業」,農文協,1999年。

【上期回顧】台灣山地農村的發展空間(上)

※本文轉載自青芽兒雙月刊第8期

※本專欄與青芽兒永續教學中心合作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