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利斯颱風過境之後,大家以為沒事了,不管公私部門都以為終於可以過一個快樂的週末,沒想到高屏大橋竟然在歡樂的禮拜天成為全國最重要的新聞焦點。高屏大橋斷了,除了少數有識之士之外,應該不會是每天開車經過的上班族會去思索的,更不會是偶然經過南下度假的觀光客所能想像得到的。
橋斷了之後,幾乎所有媒體都圍繞在斷橋所產生的相關問題檢討,也帶領著全國人民檢討哪裡還有即將折斷的橋樑,檢討誰該負責、誰該下臺。一時間全國都進入了橋樑工程學的總體學習之中,然而,從整體的角度來思索,比較有價值的討論應該是長期盜採砂石的舊案重提。台灣的河川長期遭受砂石業界的過度糟蹋,不斷改變行水水路,河床也不斷下切,不只是嚴重威脅了河川兩岸的生命財產,更直接危害了橋樑的安全品質,再加上現代人以為有能力控制自然環境,不斷縮小河道與河水爭地,政治人物還沾沾自喜,自以為替百姓爭取了多少的「河川高灘地」,殊不知山高流短的台灣河川,行水道愈來愈窄的情況,已經準備對著貪婪的人類反撲了!
高屏溪的盜採砂石已經是陳年舊聞了,如果不是斷橋事件,大概不會有媒體願意再播放盜採砂石的畫面,雖然如此,如今再談砂石如何被盜採似乎也有落伍的感覺了。不過讓人納悶的是,為什麼砂石業者願意冒著種種的風險,不但一波又一波的衝往河床盜採,還僱用一批又一批準備被捉去關的司機從事違法的勾當。到底,哪裡需要那麼多的砂石,砂石的利益又在哪裡呢?
八掌溪事件之後,有人開始注意到耗資2147億7867萬元,遍及全台灣的「防洪排水及水土保持」工程,乃是台灣河川「水泥化」的重要因素。把兩個資訊湊起來就會發現,原來,我們的河川砂石,是被國家的公共工程採集去的。我曾在水利會的公開文獻中看到他們對於河川採砂石的控訴,為了確保河川水利,花費好幾倍的金錢買來河川裡的砂石,結果是必須不斷的挖掘河床裡的砂石,以強化連年被大水沖毀的水利設施。這樣浪費公帑的公共建設卻被政治人物當成向選民要選票的政績,不但可以說是一種飲鴆止渴的公共工程想像,更是創造黑金與地方派系的元兇。
近二、三十年來,水泥的「永恆性想像」已經征服了全國人民的建設企圖,似乎所有的建設都需要水泥,從庶民百姓到工程官僚都以水泥為建設的準則,帶著強烈黑金色彩的砂石業者更是水泥的最積極促銷者;水泥,不但製造了超級的建築事業污染,更嚴重的毀壞了台灣的自然生態。然而,近年來環保意識漸漸抬頭,國外的(尤其鄰國的日本)河川管理當局已經承認先前水泥化(水溝化、加蓋化)工程其實是錯誤的決定,一條又一條改回原來的自然面貌。台灣也開始有了這方面的知識,高屏大橋斷裂事件與台灣河川水泥化的生態浩劫,雖然是國家的不幸,正好也是我們重新思索河川保育生態工法的時機吧!
本文引用自第三工作室之「期待河川生態保育工法的誕生」一文
全文詳見:http://news.ngo.org.tw/issue/against/against-000830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