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1月21日
摘錄自11月19日聯合新聞台北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sites/all/themes/quatro/images/news-default.jpeg)
綠島的珊瑚礁出了名的漂亮,但台大海洋研究所教授戴昌鳳發現,綠島北邊柴口海域的石珊瑚覆蓋率,近一年間下降了12%,大都因石珊瑚染病造成,死掉的石珊瑚表面變成墨綠色,顯示有種疾病在外擴張、傳染中。主管單位應重視這項警訊。
戴昌鳳表示,由於國內沒有珊瑚疾病專家,他們將照片送到國外分析,國外專家無法確認是何種病,可能是黴菌或細菌所造成。
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副處長陳昱宏指出,綠島幾乎沒有汙水處理系統,有可能是當地民眾直接排放汙水所造成,他會找相關單位儘速處理。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鄭明修指出,綠島適合發展成國際性潛水度假勝地,政府應格外注重保護珊瑚礁、魚類等資源;每次台灣珊瑚礁海域傳出有特殊魚類,很快就被獵殺,獵殺者卻沒想清楚,2000元賣給小吃店的魚,可能帶來上百萬美元的觀光產值,政府、人民思維都應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