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鄉間,中、小學校其實在行政資源、身負既定人材下,具一定的地位。它可以是個人才培育場所、知識交流中心,它也可以是個社區認同的焦點,在地居民休閒、運動的環境,甚至是避難所,是公共活動的場合…,但除此之外,學校的教/學活動與整個社區、與在地居民,可否再發展出新的關係?學校能來推動地區的生態復育,來帶動農村的綠色經濟,來開啟新的手腦並用的教學方式?
美國加州有一所金恩國中,十年前在居民與學校的合作下,基於對地方生態的考量以及協助在地小農的有機生產,推動了一項「由種子到餐桌」計劃。這是一種在師生的教、學之間,在學校與社區之間,在地方生態與農業經濟之間,在食物生產與加工、料理之間,全新的嚐試。
台灣許多農村於WTO潮流下,於面臨經濟、社會「轉型」之際,也應該具有一定能力開創出一條條仍以農為本、生態與經濟並重的「發展」之道;,而在地的學校也應可在其中擔當一些責任,讓學校教育也成農村朝向永續發展中,重要的一環。
「計劃」成立的背景
台灣的中、小學,在校舍及設備等硬體方面,一般來說,都具有一定的規模。尤其是九二一大地震後,在中部「重建區」建築專業者與教育部發起的「新校園運動」,更為學校校舍的設計、發包、施工以及整個景觀,開創出新的氣象。這也多少反映我們社會長期以來,對下一代的重視。
但在美國,情況不太一樣,好的學校非常好,糟的則十分落魄,十年前,你如果在美國加州的柏克萊市,尤其是走在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電報街,你會感受到一股強烈的自由、開放氣息;音符在空氣中飄蕩,大大小小的書店、各國風味的餐廳與咖啡館;當然,來來往往更多的是年青學生。柏克萊,是個具包容各種想法與做法,讓各類人都能自在生活的城鎮。它也以此享譽全美。
但離開電報街不需多久,到了「金恩國中」(Martin Luther King,Jr.Middle School)一帶,整個氣氛為之一變。在這較多「有色人種」居住的地帶,景象總顯得殘破些。至於校舍也看得出一片落寞。
金恩國中,一所沒多少人想理睬的學校。這是十年前情況。但用不著十年,竟然在三、五年後,金恩國中成為全加州、甚至全美國新的教學標竿,變成一種新的綠色農業與食物運動的先趨。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情況其實倒也沒什麼複雜。1994年在柏克萊開設那帶動全美20年來新烹飪風潮,著重在地生產的新鮮產品、發揮時令食物原本風味的潘立西餐廳主持人──愛麗絲.華德斯(Alice Waters),與金恩國中當時的史密斯校長(Neil Smith)見了面。而兩人談到在學校開設有關以食物為主軸的課程時,也都覺得可行。
往後的一年時間,在一次又一次不斷有當地景觀建築師、廚師、園丁、學校老師、生態研究者、社區人士等加入的座談會中,「食材園」(The Edible Schoolyard)的想法日益清楚,而「由種子到餐桌」的計劃也愈見明確。總希望依生態原則,並透過食物系統,讓學生在學習耕種、收成、料理、享用時令農產品的同時,能明白自己與自然生態的關係,能改善校園內、外的環境與社區生活的品質,能來扭轉「營養午餐」的例行做法,能來照顧在地小農推動「社區農業」(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
既然「方向」確定,由1995年冬到1997年夏近兩年「籌備期」中,大家也沒閒著:該做農場、菜園觀摩的去觀摩,該規劃、開闢菜園的來開闢,該募款的募款,該培育地力的先來籌備堆肥、種上綠肥,該整建餐廚的忙著整建;而同時,一些食物料理、有機耕種課程也陸續展開。
到1997年秋季,金恩國中校園中已有一座一英畝菜園以及一間餐廚教室,園中輪作著各種蔬菜、水果與花朵,還有工具間以及一座由蒙塔那大學工學生協助搭建的、可供全班討論及居民休閒的涼棚「羅瑪搭」(Romada)。餐廚教室中有各種烘烤爐子、鍋碗瓢盆、料理工具……
計劃正式開始運轉後,可發揮的項目也就更多。從1998年起,全校師生可共同享用園中生長的各式各樣如:玉米、藍莓、蕃茄、洋蔥、芥蘭等作物。而且在春天種玉米,等秋天收成後用來迎新,已成為校園的新傳統。另外,在園中架了雞舍,養雞,開闢「草藥園」,設立堆肥區等相關活動也紛紛冒了出來。
但這一切,多屬校園內發生的事。整個「由種子到餐桌」計劃從1998年後,也開始對外產生作用。愛麗絲獲得加州的「傑出教育獎」以及美國教育部的「教學勇士獎」。整個柏克萊學校系統於1999年就學童的午餐實施新的「飲食方針」──著重地方上有機生產的產品。全美各地來觀摩的教學團體也絡繹不絕。這計劃也與地方生態團體或就園丁、餐廚老師,或就營養師舉辦各種工作坊或討論會。
一切都在逐步的捲動……
「由種子到餐桌」計劃的具體作為
「由種子到餐桌」計劃是金恩國中由1995年開始推展的一項日益形成制度,且計畫已轉為校園傳統的活動。當然,這活動,不是一日、二日,而是以一學年為週期。它包含:校園中蔬果的種植、收成,全班一起料理、共食,以及進行廚餘、堆肥的製作與再利用。
參加者主要以六、七、八年級的學生為主,但課堂老師、園藝老師、餐飲老師、家長/社區義工等人倒也未置身事外。大家一起在校園中,促成一結合為教室、園藝與餐廚的教學活動,讓知識與勞作、生活與學習重新扣合。
整個「計劃」,可分三階段:
1.在「食材園」教室中,學生與課堂老師、園藝老師一起搭設菜圃、育苗、照顧作物,以及採收農產品。
2.在餐廚教室中,學生們與餐廚老師、課堂老師依園中所收成的蔬果,按照食譜,料理出具各國口味的時令餐飲。師生同桌共同享用,而且討論與飲食相關的活題。然後,分工合作,清理餐廳、廚房。
3.把菜渣、廚餘再利用,作成堆肥供往後使用。
這整個「計劃」,也是希望學生透過具體共事的經驗,更深刻了解食物生產、生態與營養等議題,也能夠感受到勞動的意義,以及讚賞新鮮、天然的美妙食物。
當然,要推動整個「計劃」,還有一些技術上的問題,如:教學方式、器材設備,和農藝知識等必須解決。但同樣重要的,是隱含在各活動中的基本精神。
「由種子到餐桌」計劃中,有三項基本精神:
1.參與式:由學校的執行委員會、教職員到學生,共同來規劃、開墾與經營菜園。園中作物,也反映出學校與社區中多樣的文化與族群特色。
2.生態式:完全依生態原理來設計與維護菜園:由耕種到收成、料理,以及廢棄物再利用等。
3.美學式:開創一個能引發個人與社會責任感的美麗環境;它同時也可為其它學校作為借鏡。
至於「計劃」中所欲發揚的一些美德則有:美麗、多樣、手藝、柔和、呈現、責任、包容、許諾、完滿、好奇、驚訝、耐心、單純、友誼、秩序、工作的喜悅、牽聯與希望。
【下期預告】美國加州金恩國中的「由種子到餐桌」計劃(下)
我們可更進一步,來查看「由種子到餐桌」計劃中在菜園、在餐廚與教室中一些具體作法。
※本文轉載自青芽兒雙月刊第8期
※本專欄與青芽兒永續教學中心合作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