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月11日
摘錄自12月8日人民日報蘭州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甘肅省氣候少雨,秦漢遺留長城較多,且秦長城土質經過嚴格篩選,城牆十分牢固;漢長城土層中加入蘆葦、芨芨草等植物,加固城牆。加上兩朝長城都建有水道、陶瓦,用於防水、導水,能有效抵禦自然侵蝕,自然因素的破壞微乎其微。
但經有關部門調查顯示,由於自然原因及人為破壞,甘肅省境內原有600多公里的秦朝始建長城、2,000多公里的漢朝始建長城,現已分別減少為不到200公里和600公里,不足初建時的1/3。大量秦漢長城在野外自生自滅,境內明代長城也在急劇萎縮。
文物專家表示,由於甘肅境內的長城大都分佈在毫無防護措施的野外,保護難度較大。當務之急是實行「退耕還牆」政策,將長城遺跡劃在特設區域內加強保護。否則,甘肅省僅剩的數百公里長城將逐漸消逝。據悉,甘肅省將於2007年啟動大規模的長城保護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