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候綠蠵龜之島 | 環境資訊中心
海洋行旅

守候綠蠵龜之島

2006年12月11日
文/攝影 范欽慧(國立教育電台製作主持人、影像工作者);資料提供:澎湖望安綠蠵龜觀光保育中心

努力爬回大海的綠蠵龜。暮色西沈,一隻海龜上了岸,回到出生地產卵。沒有人知道牠到底在想什麼。這些流浪的生物,註定在汪洋中完成漂泊的一生,為了孕育下一代,牠們總是悄悄地來,又悄悄地走。然而,每年的夏夜裡,小小的望安島上,總會有一群人,他們也是悄悄地出現在沙灘上,有關海龜上岸的地點,他們似乎都已經清楚地掌握,對於這群人來說,守候綠蠵龜的蹤影,是他們每年夏天最重要的功課。

台灣總共可以看到5種海龜,分別是革龜、赤蠵龜、欖蠵龜、玳瑁、以及綠蠵龜,其中以綠蠵龜最為常見,而背甲顏色絢爛的玳瑁,則因為人類大肆捕捉,數量已經瀕臨絕種。綠蠵龜是一種靠肺呼吸的動物,所以牠每隔一段時間,就得到水面上呼吸。在野外長大的綠蠵龜約需20到50年才能長大成熟,每年的4、5月是綠蠵龜的交配期,而5月到10月,牠們則會上岸產卵,7月與8月是最高峰期。

成熟的母龜體長大約是80到90公分,牠們每次大約會產下100個以上的蛋,大約50天後,小龜就會從蛋中破殼而出,努力地爬回大海。這段旅程無疑是充滿艱辛的,中途總是天敵環伺,而回歸大海的小龜,則是選擇在一些大型的漂浮性海藻(例如馬尾藻)下過著漂泊的生活。科學家們估計,大約1000隻中只有一隻會幸運的長大,所以每隻海龜都是幸運兒。台灣東部、東北部、南部、澎湖、金門、蘭嶼,以及東沙與南沙的太平島上都可以看到牠們的蹤跡。而澎湖的望安島,則是綠蠵龜最重要的產卵孵化地,也是海洋科學家們關注的目標。

迎著7月的海風,我來到了澎湖的望安島,遇到了這群研究海龜的團隊,以及主要的靈魂人物,也就是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的程一駿教授。他告訴我說,其實在望安的研究調查工作,最早可推向到1992年就開始,但是當他的學生在1993年來此地研究時,其實島上的人,願意幫助的人有限。雖然台灣的民俗信仰中,每年的元宵節還有「乞龜」的活動,也就是以卜杯問神的方式,將用糯米的「龜」帶回家享用與祈福的做法。但是,一般人對待海龜的方式,還是會捕捉海龜來吃,甚至對保護海龜並不是十分認同,後來經過學者的努力,終於在1995年,讓望安島的部份地區,劃定為綠蠵龜保護區。一直到了2002年,在交通部觀光局的大力支持下,興建了一棟綠蠵龜觀光保育中心,這裡不僅是研究綠蠵龜生態研究的工作站,同時也是現地生態教育中心。

程教授非常親切地跟我分享他的研究焦點,這麼多年來,程教授的團隊曾經跟蹤過14隻綠蠵龜,他們是透過在海龜身上放了一種衛星發報器,就可以遙控監測牠們的行蹤。過去是為了了解牠們的迴游動線,現在則是希望能了解牠們在海底的潛水行為,程教授說,海龜在水底的深度是不會超過200公尺的,世界研究最深的記錄也只有150公尺。那是因為海龜主要是吃藻類,而藻類需要陽光來生長。

對於這位海洋科學家而言,保護綠蠵龜是一件非常有挑戰性的工作,其實,整個望安就是他的實驗室,他所努力的焦點,並不只於綠蠵龜的身上,還包括了綠蠵龜產卵地的保護,以及凝聚島上居民的共識。這群海洋科學家努力地跟當地居民溝通,讓他們了解保護綠蠵龜的重要性。同時開始訓練更多的巡護員,利用環境資源,包括地質、潮間帶的特色解說,來達到社區發展與生態保育的雙贏目標。程教授說,2006年7月份已經有五隻上岸了。每次看到綠蠵龜的到訪,總是讓人充滿喜悅,這群守候綠蠵龜的人,則讓我們更加明白這種生物的可貴與可愛,能與這群海洋生物相遇,又是如何美好的生命體驗。所以,珍惜綠蠵龜,就讓我們從珍惜牠們孕育生命的土地開始吧。

※ 本文不適用網站CC授權,如需轉載請洽作者

作者

范欽慧

自然筆記」節目主持人,「台灣聲景協會創辦人」。對大自然聲音充滿好奇,喜歡錄音,也想更進一步了解生物相關知識,於是把鳥類和昆蟲的聲音錄下來。從1997年錄音到了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