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海洋 林邊子弟體驗家鄉生態文化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認識海洋 林邊子弟體驗家鄉生態文化

2006年12月12日
本報訊(曾彥蓉報導)

海洋生態研習-屏東「有沒有看過電影海底總動員?裡面的主角是誰啊?」「尼莫!」近80位來自林邊仁和國小的學生齊口同聲回答。延續12/2屏東地區的海洋保育宣傳活動,上週六(9日)是針對國小學生的研習營。內政部營建署官員陳黃谷表示,希望透過研習營活動,宣傳東沙環礁國家公園的成立,同時也讓漁村小朋友認識自己的家鄉,更懂得珍惜漁業資源。

研習營活動由內政部營建署主辦,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與屏東縣林仔邊自然文史保育協會一起承辦,邀請目前服務於中山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也曾在水產試驗所服務過的劉貴仁老師,先以影片,看到東沙豐富的海洋資源被破壞,再透過照片,看到一隻隻栩栩如生的海洋生物,引發小學生對海洋生物的情感與愛護之心。劉貴仁說,在國外,同樣的海洋資源早就已經受到保護,也都已經發展成很棒的研究、教育及旅遊的勝地,自然資源如果受到完善的保護,反而可以獲得更高的產值。

緊鄰林邊的東港地區,除了是南台灣的漁業重鎮之外,也具有豐富的地方文化。身為東港文史工作者、現任東港漁業文化展示館執行長陳進成老師,花了很多時間與心力,完成展示館的文史資料,以逗趣的順口溜、吉祥話介紹漁民生活,吸引學生目光。也語重心長地表示,在地人不能不瞭解自己的家鄉,以後你們如果念到大學、碩士,要進行認識家鄉的專題,一定要回到這個展示館來蒐集資料。離開展示館,則由東興國中陳秀珠老師、仁和國小李昆昌老師分別帶領學生參觀製冰廠、冰塢,以及水寮溪畔的修船廠,也實地告訴學生捕黑鮪魚和櫻花蝦的船有何不同。看到港邊剛好有漁民在挑小蝦米,小朋友也忍不住好奇地圍過去觀看。

海洋生態研習-屏東林仔邊自然文史保育協會執行秘書莊雅蓉表示,自己的父親就是從事捕櫻花蝦的漁業工作,一星期捕五天,一年工作六個月(每年11至隔年5月),讓櫻花蝦可以繼續繁衍;漁民是靠海生活,也是懂得如何讓魚貨永續。「你是一位有經驗的漁民,所以放置了很多小型定置網在林邊溪出海口,你會如何改善讓漁業資源永續利用呢?」屏東縣政府漁業課陳佐鎮先生設計了約20個題目,啟發學生思考,發揮創意,而不是死背答案。在午後的課程,容易昏昏欲睡,透過互動的問與答,讓整個活動中心熱絡了起來。

海洋生態研習-屏東林邊溪在台灣21條主要河川排行20位 ,也是少數不受工業污染的河川之一,小小的一塊濕地,就看到好幾種招潮蟹,同時也是彈塗魚、鷸鴴科鳥類的天堂,是學生觀察生態的最佳學習場所。目前服務於台南濕地保育聯盟,具有「螃蟹王子」之稱的李榮祥,再次帶領林邊學生來到林邊溪口觀察生態。看到老師挖沙地、找螃蟹,已經全身趴在地上,小朋友好奇地提問「老師真的有螃蟹嗎?」,也忍不住地把手伸進洞中,不小心被招潮蟹夾到而哇哇大叫。李榮祥說,這種體驗,他一輩子都會記得。

一整天的東港、林邊兩地體驗,讓林邊仁和國小的學生實地體驗到家鄉的漁業文化特性,以及豐富的海洋生態環境。在工作人員的陪伴下,看著燕鳥歸巢,踏著落日餘暉,帶點疲累但滿足地回家去。12月2日、9日兩梯次的發現海洋新魅力--海洋生態保育研習營,在屏東地區圓滿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