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01月16日
摘錄自2007年01月15日中央社新德里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印度坦米爾那都省的海產專家要求政府解除已2年的出口禁令,准許出口具有醫藥價值的海產生物,尤其是唯有中國人懂得製藥的海馬和俗稱海龍的楊枝魚等,以協助地方居民增加收入,重振地方經濟發展。
經過印度海產專家在印度東南部曼納灣(Gulf of Mannar)的細心培育和養殖,海馬和楊枝魚已不再是瀕臨絕種的生物。據報導,印度養殖海馬和楊枝魚的工作,是由與台灣大仁科技大學有學術交流關係的安納瑪萊大學(Annamalai University)海洋生物高級研究所主持。
印度政府是在2年前,以瀕臨絕種為由,禁止出口庫達海馬、三斑海馬等海馬類生物以及楊枝魚。據報導,印度具有高度藥用價值的這些海洋生物,在印度的收購價格每公斤約2400盧比(約55美元),以往主要出口到中國。印度沒有利用這些特有海洋材料製造藥材的知識,只有傳統的中國製藥方法,才知道如何利用海馬和楊枝魚製藥,因此印度本身並不製造藥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