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調查 人類活動恐讓中華對角羚滅絕 | 環境資訊中心
中國新聞

專家調查 人類活動恐讓中華對角羚滅絕

摘錄自2007年1月27日新華網青海湖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中華對角羚,學名普氏原羚,因首次由俄國人普熱瓦爾斯基發現而命名。目前僅分佈在青海湖地區的共和、海晏、剛察、天峻4縣的7個區域,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將中華對角羚列為「世界極度瀕危物種」,成為《全球羚羊保護行動計劃》中名列首位的瀕危羚羊類物種。

中科院動物所研究員對青海湖周邊的中華對角羚棲息地進行了6天的專項調查,數據顯示目前數量約在300到500隻之間。專家表示,造成中華對角羚這一物種瀕危的原因主要是棲息地的喪失。由於人口增加和人類生活水準的提高,草地圍欄、人工草場不斷擴大,使得中華對角羚漸漸失去了自己的核心領域。近幾年大規模的公路建設、草原網圍欄的建設以及旅遊景點的不斷開發,也使中華對角羚的生存空間從片狀向島狀不斷萎縮,目前這一物種的生存區域趨向於點狀分佈。專家認為,在人類活動的壓力下,中華對角羚可能會滅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