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的黑狗叫戚風,七歲,有雙水汪汪大眼睛,強項是撒嬌。牠本來是浪浪,來到台灣心輔犬培育團隊,憑著黏人性格,成為心靈輔助犬,協助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兒童、身心障礙者等完成目標。戚風也因此住進寄養家庭,有了一個家。
「犬貓有家不遊蕩」,是11月10日「第二屆為野生動物而走」遊行口號之一,心輔犬團隊今年首次參加遊行。創辦人陳奕君於5日接受《環境資訊中心》專訪時指出,遊蕩犬貓除威脅野生動物的棲息和生存,野外環境也影響犬貓健康和福祉,希望透過遊行及短講活動,讓民眾了解給浪浪一個家的重要。
改變遊蕩犬刻板印象 希望讓更多浪浪找到家
2022年全國有近16萬隻遊蕩犬,但絕育強度不足、收容所爆量、放養餵飼問題,屢屢造成人犬衝擊,亦威脅生態。
5年前成立心輔犬培育團隊的陳奕君觀察到,米克斯、黑狗、青少年以上犬隻,是浪浪中的弱勢,「幾乎不會有人收養」,要不在收容所終老,要不在外面顛沛流離。「但牠們原本的特質其實很棒的!」
團隊協助浪浪轉型成為心輔犬,進入教育領域,翻轉民眾對浪浪的刻板印象。這裡六隻心輔犬擁有寄養家庭和名字,也按自身的性格特徵執行任務——腦性麻痺孩子與黏人的「戚風」一起練習走路,期待著下次走得更遠;邊緣青年與「奶茶」一起玩樂,學會溫柔以對;失學迷途青少年練習跟米克斯「墨墨」相處,有了成為犬隻訓練師的目標。
「是不是有機會可以讓更多人獲得這樣的效益,未來多些機會可以找到牠們的家?」陳奕君說。他更規劃將來成立心輔犬學校,培養機構心輔犬和家庭心輔犬,讓心輔犬留一個據點,長期深化互動。以「奶茶」為例,牠特別喜歡撿東西,還會幫忙脫襪子,正好成為身障者、長者的小幫手。
大剌剌的浪浪最適合當心輔犬
可是,浪浪本身不好培訓,陳奕君說全球幾乎沒有培訓浪浪的單位,「因為太耗費成本,且不確定會成功。」
一般工作犬例如導盲犬(Guide dog)或治療犬(Therapy dog),是因應人類需求而生。以導盲犬為例,配種要確保狗的品種、來源、國家等符合規範,其八代以上都要有導盲犬認證,「是世界的一個育種系統」,性格「不能太chill」,敏感度要中等,不能太聰明或太呆,且服從性要高,「這些狗狗要非常可控」。
但浪浪很多是混血台灣犬米克斯,性格護主、護地盤,聰明機警且運動能力強,甚至適合當獵犬,農民、工廠喜歡找台灣犬守門。團隊篩選合適的浪浪時,會考慮牠的學習能力、是否愛吃愛玩,還有面對挫折的能力和恢復力,「大剌剌的(狗)反而很不錯」,也希望心輔犬陪伴他人時也不要讓牠無法展現自己,「牠不是做展演,也不是做治療,牠是發展擅長的技能。」
幾隻心輔犬現今住在寄養家庭,或由員工帶回家照料,需要出任務時團隊才把心輔犬接回來,「所以牠們是主角,我只是司機!」陳奕君打趣說。到心輔犬八歲或以後退休,就會正式住進收養家庭終老,「想收養戚風的家庭已排到20、30組以上了!」
「為野生動物而走行動聯盟」正申請成為協會 集中倡議力量
心輔犬培育團隊將參加11月10日舉辦的「為野生動物而走」遊行及演講,讓民眾更了解給浪浪一個家的好處。陳奕君說,以社會企業的能力和量能,是沒法把全國的浪浪轉型為心輔犬,團隊只是拓荒者、做教育工作;降低浪浪數量,必須靠政府政策改善。
今年遊行的關注點跟去年一樣,要求政府正視遊蕩犬貓問題。主辦單位三大訴求包含:精進遊蕩犬貓管理與減量;精進生態熱區遊蕩犬隻管理計畫,並擴增辦理範圍;提升國民對野生動物保育與伴侶動物福祉之觀念,將犬貓列入課綱外來入侵種之案例。今年共有九場短講,其中焦點包含農業部動保司司長江文全也會擔任講者。
創辦第一屆遊行的李宗宸向《環境資訊中心》表示,「為野生動物而走行動聯盟」正申請成為協會,待內政部核可成立,他將擔任理事長。他稱,成立正式協會可增加組織影響力,招收團體會員並期許聯盟成為團體間的橋樑,集中倡議力量,也可讓金流依法公正公開,可得公信力。
回顧去年遊行後,他覺得民間對野保的觀念是一直有所上升,亦有如洪申翰、張雅琳等越來越多民代有關心議題並在議場質詢;但政府在生態熱區禁止餵食的宣導與遊蕩動物移置上成效不彰,要求應強化作為。
《中央社》6日一篇報導中,農業部動保司副司長陳中興對記者說,「犬貓應該不是外來入侵種」,故難以回應遊行主辦單位關於將犬貓列入外來入侵種的訴求。但李宗宸則向《環境資訊中心》表示,以中研院物種名錄的定義及民間看到遊蕩犬貓的危害,例如石虎與穿山甲的主要傷亡原因皆為犬攻擊,各項證據皆顯示犬貓應要被視為入侵種;正因為已造成顯著危害,這也是動保司要執行生態熱區計畫的主因,並指「副司長需要多做功課」。
2024第二屆為野生動物而走活動詳情
二、精進生態熱區遊蕩犬隻管理計畫,並擴增辦理範圍
三、提升國民對野生動物保育與伴侶動物福祉之觀念,將犬貓列入課綱外來入侵種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