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的悲劇? 世界溼地日邀請你共譜「新牧羊人寓言」 | 環境資訊中心

海洋的悲劇? 世界溼地日邀請你共譜「新牧羊人寓言」

從牧羊人寓言 反思公有地的悲劇

2007年02月01日
作者:林松億(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明天,我們要吃什麼?1968年,美國生物學家哈定(Garrett Hardin)說了一個經濟學上很有名的故事──公有地的悲劇。故事是這樣的:

在中世紀,有一個歐洲小鎮,鎮上許多居民都擁有羊群,並且以出售羊毛維生。大部分的時間,羊群都是被放牧在環繞小鎮周圍的草原空地,當然這片空地不屬於任何人的,它是由鎮上居民所集體擁有,所以每位鎮民都可以在這裡放牧自己的羊群。

一開始地廣人稀,只要大家都可以在這片草地找到好的放牧地,自由放牧,因此每位鎮民都很滿意。然而,隨著時間流走,小鎮的人口變多了,牧羊的數目也隨著成長,漸漸地,草地復原的能力喪失,到最後成了寸草不生。這片小鎮所公有草地長不出草,便無法牧羊,因而使許多家庭喪失了謀生的資源。

這個悲劇為什麼會發生呢?為何那些牧羊人會眼睜睜地看著羊的數目成長到把小鎮公有地完全毀掉的地步呢?問題在於:對各個鎮民來說,別人減少羊的數目,我受益;我減少羊的數目,別人反而受益,那麼誰會願意做這種事?因為社會整體的目標和個人的動機是不同的,所以他們不會合作維護公有地,悲劇於是發生。單獨行動並無法解決問題,但是如果牧羊人可以約定集體一致地行動,他們會願意減少羊的數目,這片草原將可以繼續牧羊。

同樣的,這個故事可以套用到全世界最大的公有地──海洋。海洋是不屬於任何一個國家的公有資源,因此每一個國家的漁民最優先想到的絕對不會是怎麼永續發展,而是怕別人先撈完。

古代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曾經說過:「多人共有的東西總是不被看顧,因為人們總是重視自己擁有的東西,比和別人所共同擁有的東西更多。」是否是最好的註腳?

明天還有魚吃嗎?

今年,世界溼地日的主題「Fish for tomorrow?」,後面掛著一個問號,要我們大家一起想想:在過度捕撈與環境污染的威脅下,我們未來吃的魚從哪裡來?

自1997年發起以來,世界溼地日至今已走過10個年頭,每年都有許多國家舉辦相關環境教育活動響應。然而,不同於往年,今年國際溼地組織換個角度,從與每個人切身相關的民生需求面切入,期望能喚醒更多人的對溼地的重視。

溼地公約常務委員會指出,過去40年來,隨著全球人口不斷成長,對水產類食物的需求已經成長為2倍。目前全世界有3,500萬人從事捕魚和水產養殖業,更有10億人依賴魚、貝類作為蛋白質主要或唯一的來源。然而有75%的重要經濟漁場(包含海洋與陸上)都已經被過度捕撈利用,使得全球多數重要的漁場都瀕臨瓦解邊緣,漁業的未來充滿危機!

2004年全球漁業地區別捕魚量(單位:百分比)《溼地公約》所直接關注的溼地範圍,可以說是包含將近9成的漁業與水產養殖區,它指的只是陸上水域與近岸的沿海地區,不是更深的海洋。事實上,全球的沿海水域不僅是捕魚的重要漁場(佔了79%),更是深海魚種繁衍後代的溫床,因此守衛沿海溼地生態系的健全,正是近海與遠洋漁業兩者要能永續發展的重要關鍵。

而陸上水域部分,水產養殖業近年來持續成長之際,除了帶來食物來源與工作機會,也同時帶來環境與社會的問題,諸如:能源與化學藥劑(抗生素、殺蟲劑、賀爾蒙等)的大量使用,或是因為原始棲地與原生種造受破壞而改變了生態的平衡,讓原本仰賴捕撈原生魚類的當地漁民失去生計,更買不起昂貴的養殖漁產…種種問題,都對內陸漁業與溼地環境帶來了強烈的威脅與危機。

「明天還有魚吃嗎?」

「我們的溼地、海洋環境與漁業可以同時永續發展嗎?」

或許你本身並不是從事漁業、生活中也很少接觸到溼地,但至少你可以仔細思考一下,並試著與你周邊的朋友討論,因為這恐怕有賴於更多人的覺醒,才能將大眾的個人行為聚焦、集體一致地行動,去影響整體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