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靜蕙 | 環境資訊中心

廖靜蕙

環境記者/自由撰稿人,致力於生物多樣性主流化。從事社工10餘年,認知到再弱勢的人都可以為自己發言,決定轉投生態保育,為無法以人類語言發聲的生命與土地寫報導。現居台北市,有貓、有龜,以及一些過客。個人粉專「小麻通訊」。

文章列表

2014-06-16 10:26
2011年,透過台大農藝系教授郭華仁斡旋,將一批1974年美國學者採集的小米種原,從美國國家種原庫「引渡」回台,「小米回家」形成一股原住民文化復興的力量,族人重新回到離棄多年的小米田,將土地知識與文化傳承連結,也使得部落嶄露永續農業、在地經...
2014-06-14 12:09
有沒有可能,水圳、溪流、水梯田以及壯闊的地質景觀就是教室,讓學生身歷其境,從中閱讀、學習? 走進人與自然互動的地景中學習 富里鄉豐南村位於花蓮縣最南端的鱉溪流域,農民辛勤耕種形成的田園景觀,以及小天祥獨特的地景,是數百年來與居...
2014-06-13 11:13
農委會漁業署於昨(13日)公布「台灣海鳥國家行動計畫」(NPOA-sea birds),宣示邁向零混獲目標,包括在高緯度作業的鮪延繩釣漁船,必須實施相關鮪類國際漁業管理組織所通過的海鳥忌避措施,其中尤以裝置避鳥繩、支繩加重或夜間投餌最為有效...
2014-06-10 00:39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9日起預告「修正保育類野生動物名錄」,首度將「曲紋唇魚」及「隆頭鸚哥魚」,兩種海生硬骨魚類列入保育名錄,學者肯定有助於珊瑚礁生態系以及海洋保育;另外,林務局也參考「華盛頓公約」(CITES)最新附錄進行修正,新增382種、移...
2014-06-09 10:55
一向被視為保護等級嚴格的國家公園,現在有更親民的保育選項!國內首度由太魯閣國家公園結合慈心基金會,與當地農民合作,嘗試從慣行農法改做有機;歷經5年不懈努力,讓當地原本令人卻步、濃濃的農藥味,轉變為「連呼吸都甜!」 國際間提到在生活、生...
2014-06-06 10:17
讓步道深吸呼!以千里步道為首的幾個民間團體,昨(5日)世界環境日當天,宣示將每年6月的第一個星期六訂為台灣步道日,提醒台灣社會,讓步道恢復原始面貌,土地得以暢快呼吸。今年步道日為6月7日,也是「台灣步道日」元年,全台也有多個活動同步串聯,民...
2014-06-05 10:13
台灣道路比人的血管還密?依據公路總局資料,台灣公路密度為57.9公里,山區道路幾乎遍布所有山區鄉鎮以及森林區域,不但影響生態,安全性也堪虞!6月5日世界環境日前,環品會提出「森林無路倡議」,呼籲台灣社會未來開發各類道路、國土規劃時,能以謹慎...
2014-06-05 09:40
位於屏東潮州鎮附近的林後四林平地森林園區,14日即將開園,1,000多公頃的園區,鑲嵌於部落與社區中,以森林生態系保育的成果,日日提供服務。今(4日)記者會上,來自大武山排灣族的部落,以傳統鼻笛悠悠吹出「思念」,象徵平地四林讓人與自然間的關...
2014-06-02 11:00
國內首座以保護食蛇龜為目標的野生動物保護區,去年10月於翡翠水庫正式公告成立,除了將防堵原生龜盜獵、走私漏洞,為台灣原生龜保留種原;翡管局長劉銘龍指出,目前集水區國際趨勢,是強調水質保護結合生態保育,不但讓集水區健康,還能降低淨水成本。 ...
2014-05-28 19:00
自經區條例草案,鬆綁法令高達46部,還增加環境執法的負擔,這些成本卻全由人民吸收。更令人不安的是,在自經區無限上綱的讓售下,恐將造成國土計畫管制及公有土地體系的崩解。 今年地球日,總統馬英九信誓旦旦地向環團代表表示,今年10月將推出更...

頁面